资讯中心

展望未来,这三类药品或成国产创新药出海的重点方向

来源:制药网
2024/6/7 11:49:4931280
  【制药网 市场分析】 随着国内创新药企研发实力的提升,出海步伐正不断加快。据统计,2023年国内医药企业海外授权(license-out)交易已经超过授权引进(lincense-in),共发生近70笔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已披露交易总金额超35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进入2024年,国产创新药出海依旧火热,2024年度截至4月30日,对外授权许可项目累计25笔,较去年同期增长56%,累计交易总金额超百亿美元。
 
  业内认为,交易的火爆凸显出国际市场对国内创新药企能力的认可,2024年有望成为我国医药出海爆发式增长的元年。展望未来,ADC、CAR-T和双抗产品是国产创新药出海重点关注的方向。
 
  其中,ADC是抗体偶联药物的缩写,通过将细胞毒性药物与抗体偶联,实现对特定肿瘤细胞的精准打击。近年来,国产ADC药物频频获得国际企业认可。此前,科伦博泰就包括芦康沙妥珠单抗在内的多项ADC资产与默沙东达成授权合作,交易金额逾118亿美元,引起业内高度关注。
 
  据InScienceWeTrust BioAdvisory统计,2023年,中国共有18起ADC管线对外授权的交易发生,交易总额209亿美元。就靶点来看,民生证券研报显示,HER2、TROP2和CLDN18.2是ADC研发聚焦的热门靶点。国金证券研报指出,国内ADC在研药物有超过60个靶向HER2。
 
  CAR-T是一种通过基因改造技术,使T细胞能够识别并攻击特定肿瘤细胞的免疫疗法。近年来,随着细胞基因治疗市场不断升温,利好政策的发布,CAR-T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据Frost&Sullivan,全球CAR-T市场规模已从2017年的0.1亿美元增至2020年的11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全球CAR-T细胞疗法市场销售价值达218亿美元,2021-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4.8%。
 
  目前,CAR-T赛道上的药企正面临商业化难题以及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业内认为,加速CAR-T产品出海已然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目前CAR-T药物在海外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欧美国家“商业保险+医疗保险”的支付体系较为完善,保险覆盖面广,使得病人更容易接受CAR-T这种价格比较高但疗效优异的创新型药品。
 
  双抗则是指能够同时结合两个不同抗原或一个抗原不同表位的抗体,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功能和疗效。
 
  23年12月底,百利天恒公告称,公司与百时美施贵宝(BMS)就其自主研发的EGFR×HER3(均为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双抗ADC药物BL-B01D1达成许可与合作协议,BMS将向百利天恒全资子公司SystImmune支付8亿美元的首付款和≤5亿美元的或有近期付款。在后续达成各项里程碑后,SystImmune还将获得≤71亿美元的额外付款。
 
  业内指出,本次交易刷新了全球ADC(抗体药物偶联物)类药物单品交易总价的纪录,也创下国内创新药授权交易的首付款及总交易额双项纪录,是头款成功出海的双抗ADC新药,或点燃行业对于双抗ADC的热情,未来会有更多产品出海。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热门评论

马上评论

上一篇:抗肿瘤药已成为医药领域的重要战场,2023年市场将达到6620亿

下一篇:中医药产业迎新一轮快速发展!机构推荐这6家药企,该企业市值提升249%

相关产品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制药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查看全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