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方案来了!

来源:制药网
2020/11/3 10:29:3039683
  【制药网 行业动态】近年来,在“互联网+”深入各行各业发展的趋势下,为解决我国医疗资源的短缺问题,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来促进“互联网+医疗”产业的发展。
 
  继今年7月21日国家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明确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之后,11月2日,国家医疗保障局正式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工作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其中,对定点机构具备的条件,互联网+医疗服务定价、支付,互联网+医疗复诊处方流转等作出详细规定。
 
  按照“指导意见”规定,参保人在本统筹地区因互联网+医疗服务复诊并开具处方发生的诊察费、药费,可以按照统筹地区医保规定支付。各地可从门诊慢病开始,要逐步扩大医保对常见病、慢性病“互联网+”医疗服务支付的范围。今年年底前,各统筹地区医保部门要制定本地“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管理办法。
 
  从“指导意见”具体来看,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前期虽然还是限定在统筹地区,但门诊统筹是医保推进的重点。所以业内认为,未来互联网医疗的医保报销也会向门诊慢特病倾斜。后续可能会推进普通疾病在“互联网+”医疗服务中的医保报销工作。除此之外,未来,在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建设基础上,或还将完善电子处方、处方流转平台等信息模块建设。
 
  综合来看,业内专家认为,此次“指导意见”的出台可以说是国家医保局明确支持并且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的纲领性政策。将进一步加快地方在线医保支付政策的出台,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便捷、低价、有效的医疗服务。
 
  实际上,互联网医疗都是近几年国家大力发展的产业,而今年疫情发生以来,由于互联网医疗在疫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致使国家对其利好政策频出。除了上述文件外,今年2月,国家卫健委先后发布3份涉及互联网医疗的文件,提出充分发挥互联网医院、互联网诊疗优势,鼓励在线开展部分慢性病复诊及药品配送服务。
 
  日前,国家发改委等14部委联合印发《近期扩内需促消费的工作方案》也再次提到,要完善“互联网+”医保支付政策,在保证医疗安全和质量前提下,将慢性病互联网复诊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可以说,以上这些政策都显示出国家对于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决心与效率非常高,也将致使其在一段时间内仍将利好政策不断。业内预计,未来随着国家不断放宽对互联网+医疗的约束,且打通了医保、支付等多处关键环节,我国互联网医疗还将持续快速增长。
 
  有分析显示,今年结合各方面数据,医药电商和互联网医疗市场的整体增速或高于90%。随着后续资本的竞相入场,预计今年医药电商交易规模将直逼2000亿大关,达1876.4亿元,增长94.58%。
 
  从以上数据看来,互联网医疗、医药电商的市场即将迎来大爆发。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叠加带量采购等医改政策的背景下,整个行业或也将加速大变革。

热门评论

马上评论

上一篇:药店行业连锁化率提升,又一巨头连锁药店股权被卖

下一篇:中国生物制药市场不断扩大,外资药企加速布局

相关产品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制药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查看全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