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药企裁员、离职潮此起彼伏,掀专业人才争夺战

来源:制药网
2019/11/18 15:58:5034838
  【制药网 市场分析】近年来,医药行业中的裁员潮、离职潮可谓是此起彼伏。据业内人士统计,自2018年以来,诺华、辉瑞、赛诺菲、GSK等跨国药企裁员总数已经接近2万人。就在近日,诺华还宣布将裁撤爱尔兰320个工作岗位,涉及240名“活性药物成分(API)”工厂员工,“服务”部门的80人。
 
  另外,进入2019年,在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等政策的影响下,我国医药企业也正从仿制药转向仿制药、创新药,人员变动特别是人才变动也成为大势所趋。根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1月至10月,至少有90多名高管辞职,涉及诺华、默克、默沙东、太极集团、丽珠集团、天目药业、精华制药等国内外药企。
 
  医药企业频频作出裁员、人事调整的举动为哪般?业内认为,药企尤其是跨国药企一般受医药环境、医药政策的影响较大。例如,诺华就日前裁员情况对媒体回应称,其裁撤人员将于2022年年中完成,裁员将有利于精简组织结构、集中资源用于创新研发。
 
  另据外媒消息,默沙东宣布2020年1月3日起裁撤美国多个州的约500个岗位,主要涉及销售团队。据悉,默沙东裁员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聚焦于创新研发。
 
  爱尔兰生物制药公司Alkermes不久前也宣布裁员160人,公司方面表示,裁员的目的是为了公司重组,阻止亏损。数据显示,Alkermes第三季度收益报告显示,其净亏损530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高3400万美元。此次重组或帮助公司节省数亿美元成本。
 
  国内药企在医药格局生变的情况下,也亟待转型升级。有业内人士表示,在一致性评价、医保控费、带量采购等政策的推动下,仿制药行业面临寒冬,保守估计,国内至少三分之一的药企将面临倒闭,剩下的药企需要接受更加严格的考验。
 
  近年来,复星医药等众多的药企选择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其目的是希望吸引海外本土人才,使其在不必离开本国的情况下,也可为药企提供研发支持。并且据投资机构人士透露,随着本土生物企业们纷纷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间专业人才争夺战也开始兴起。
 
  例如,百济神州在纳斯达克上市前后,其核心团队加入了3位曾在美国基因泰克公司工作过的博士,他们是肿瘤免疫学医学官AmyPeterson、血液学医学官JaneHuang、临床医学顾问EricHedrick。其中,EricHedrick还说服了在基因泰克公司的其他同事来到百济神州,使得百济神州在美国的员工数量扩大到400多人。
 
  另外,原在海外的制药企业中国人才“回流潮”也在继续。例如,今年3月,原默沙东担任副总裁兼中国研发中心总经理李正卿成为歌礼生物医学官兼大中华地区研发总裁;3月4日,哈药股份决定聘任诺华集团中国区总裁徐海瑛为公司总经理等。
 
  总的来看,医药格局生变在所难免,药企需要根据市场发展趋势、企业自身需求进行调整人才结构,同时在创新药、仿制药成为新研发方向的背景下,具备诸多海外留学背景、跨国企业管理经验等高层次人员或成为国内医药企业发展的主力军。

热门评论

马上评论

上一篇:市场“蛋糕”虽大,生物医药装备企业还需打破技术瓶颈!

下一篇:迎接生物医药下一个“黄金十年”,四大短板亟需补齐

相关产品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制药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查看全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