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网 行业动态】从一致性评价,再到4+7,仿制药不挣钱,创新赛道拥挤开始成为行业现象,随着医药行业不断加速洗牌和提升,未来药企要开始明确自己的定位,抓紧寻找全面转型升级的突破口。
药价不断降低,大批仿制药将被淘汰
中国是一个仿制药大国,近两年开启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则被业内人士称为补“历史欠账”,而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从而达到原研水平的药品才能入围国家带量采购品种。在今年9月,4+7带量采购上演。其中标产品价格与联盟地区2018年采购价相比,拟中选价平均降幅59%。
据业内人士透露,不出意外,今年年底4+7可能还将尝试探索扩品种,届时对整个行业的影响更大而未来随着4+7对整个产业的持续影响,未来仿制药长期价格或仍将快速向下,一部分没有竞争力的仿制药必将被药企淘汰。
在这一背景下,仿制药的“高毛利”时代即将结束,没有技术壁垒的普通仿制药将逐步回归制造业利润水平,而创新药将迎来快速发展期。业内人士表示首仿、难仿、改良型新药以及能够在技术上有所突破的仿制药将在市场上有更强的竞争力,产品线强,具备持续创新能力、有能力做增量的公司会被资本市场看好。
创新成必然趋势,赛道拥堵加剧
放眼医药研发领域,“中国”是决不能忽视的关键词,中国这些年在医药研发领域的成就令人瞩目,医药市场增速加快,新兴市场新的增长;国内外药审提速,中国企业迅速跟进FDA新批药物;多中心临床加快推开,国内制药巨头持续加码药物研发投入,中国已成为亚洲的新药研发国。
值得注意的是,众多药企加码研发创新药同时也加剧了赛道的拥堵。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已知仍有在研PD-(L)1产品的企业有100多家,其中包括复宏汉霖、百济神州等创新药企。实际上不止赛道拥堵,研发也过于趋同。未来两年预计将会有10余款PD-(L)1抗体在国内获批或是申请上市,拿研发火热的PD-1来说,目前已经批了三家,后面还有30多家排队。
仿制药不挣钱,创新赛道拥挤。因此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应当放宽对创新的认识,在创新道路上,并不一定要研发出新药才叫创新。其实销售的升级、网络的健全,包括仿制药本身的创新也是创新。现下,药企关键比拼的还是内力,谁能更快、更好的做出来,再推广出去,这比选择赛道更重要。
药企纷纷“跨界”寻求突破
随着4+7不断施行,大批仿制药被淘汰,但新药研发耗时长且过于趋同,也让不少药企开始寻找其它的转型之路。如此时正处于黄金时代的中国化妆品市场,就引起了很多谋求转型药企的关注与尝试。
早在2008年,云南白药就斥资6000多万全资收购了三家制药公司,正式进军日化领域,并且推出牙膏、洗护、面膜等产品。而其2005年推出的产品云南白药牙膏已经成为撑起公司业绩半边天的明星产品,市场份额约达18.1%,居全国二位。同仁堂则在2005年与香港同兴集团合资成立了同仁堂化妆品有限公司,经过近5年积累于2009年正式推出了丽颜坊、同仁草本和伊妆三个系列的化妆品。
益盛药业2015年宣布进入化妆品领域,以美容院为主要渠道;滇红药业创始人周家礽创立的云南群优生物科技推出了三大洗护品牌;华熙生物推出了故宫口红和故宫美人面膜。到现在,各大药企的“跨界”动作仍在继续。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相较于传统医药行业,化妆品行业在风险和毛利率上都显得更占优势。但由于中国美妆市场普遍起步比较晚,目前甚至可以说处于一个被国外垄断的畸形状态中。而且化妆品的技术研发与营销不同于传统医药,这条“跨界”之路可能还要经过一段艰难漫长的发展阶段。
目前中国的医药市场已形成‘跨国药企变革,传统药企谋求转型,新锐药企迅速崛起’的竞争格局,三类药企都在探索行之有效的未来发展路径。但在国家出台一系列鼓励药品创新的政策,加大对创新药的支持力度的情况下,创新药研发仍会是极大的发展机遇。但除增强创新药业务外,药企开展多元化经营,进行业务板块的纵向拓展,实现多元化布局,也会是应对市场环境变化的有效手段。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