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2022年医药行业盘点:四大关键词

来源:制药网
2022/12/13 15:16:0448921
  【制药网 市场分析】2022年已剩下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回顾这一年,医药行业涌现了许多关键词,包括“降价”、“扩产”、“中医药”、“国产替代”等。笔者对此进行了简要的梳理,仅供业内参考。
 
2022年医药行业盘点:四大关键词
 
  “降价”
 
  降价一直是医药行业近年来的关键词,特别是在集采常态化、医保控费等背景下,药品、耗材降价已成趋势。
 
  2022年,“降价”仍是医药行业的关键词。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于今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正式启用,本次累计74种新药进入目录,通过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预计2022年可累计为患者减负超过300亿元;第六批国家药品集采(胰岛素专项)中选结果于2022年5月实施,共有11家企业的16个通用名品种中选,平均降价近一半;第七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于今年7月份产生拟中选结果,本次集采共有217家企业的327个拟中选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平均降价48%,按约定采购量测算,预计每年可节省费用185亿元......除了国家层面以外,地方还积极启动中成药等产品集采,未来或进一步降价。
 
  国家医保局曾明确,2022年,药品集采将在化学药、中成药、生物药三大板块全方位开展。其中针对中成药集采,在去年部分省份已经组织联盟采购的基础上,2022年中成药要有序扩大范围,进一步挤压“带金销售”的生存空间。另外明确,2022年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将聚焦骨科耗材、药物球囊、种植牙等品种。今年8月份,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开展口腔种植收费和医疗服务价格调查登记工作的通知》,意味着种植牙集采降价已在路上。根据券商预测的数据,种植牙耗材纳入集采后,种植牙总体费用有望降低60%。
 
  “扩产”
 
  2022年以来,不少药企都在扩产,涉及原料药企业、集采中标药企、制药装备企业等。一般而言,企业产能扩充主要是基于公司对未来市场增量的判断。
 
  集采常态化下,药企如何提高生产力,从而保证产能是一大挑战。今年1月份,佐力药业公告称,公司拟资金总额不超过9.1亿元,用于智能化中药生产基地建设与升级等项目,从而提高公司的生产制造能力,并有利于公司积极参与带量采购等新政;同在1月,白马药业拟募资4.19亿用于药品生产基地建设、研发中心建设及营销网络建设项目,公司表示系基于对未来市场增量的判断。
 
  随着全球订单转移,我国原料药行业规模将不断扩大,相关企业存在较大的机遇,但产能问题可能是一大瓶颈。10月6日,金城医药在互动平台上表示,普罗雌烯原料药生产线正在建设过程中,预计2022年底建设完成,2023年一季度进行试生产;今年9月份,肝素原料药头部企业千红制药公告称,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投资6亿元在湖北省钟祥市新建原料药生产基地项目,从而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同在9月,京新药业提到,山东潍坊新建的原料药基地按计划施工建设中,预计部分生产设施明年可以试产,届时可以缓解公司原料药的产能瓶颈,同时进一步优化公司原料药板块布局。
 
  此外,随着生物药产业的蓬勃发展,上游的制药装备企业也在大刀阔斧增产。8月份,东富龙公告,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金额不超过32亿元(含本数),扣除发行费用后拟用于投资生物制药装备产业试制中心项目等。楚天科技也在今年的一份调研报告中提到:在一次性耗材领域,今年规划新增订单2亿,未来规划10亿;在填料领域,今年会有小批量产品销售,利用3-5年时间建成50万升的产能,未来销售规划10亿以上。公司已在宁乡规划了楚天科技老虎塘高分子材料产业园,近期将启动开工建设。
 
  “国产替代”
 
  随着医保控费、集采等政策的推进,2022年以来,无论是在药品、药械还是耗材、医药装备领域,国产替代的步伐都在加速。
 
  今年9月1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通知,拟使用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财政贴息贷款总额约1.7 万亿,涉及医疗设备更新贴息全国规模有望达数千亿。这一利好政策吹响了医疗器械设备新基建的“集结号”。加上医保局明确在集中带量采购之外留出一定市场为创新产品开拓市场提供空间。种种政策东风下,吸引企业积极布局,业内预计国产替代将加速。开源证券推算,全国数千亿级医疗设备更新改造需求即将释放,医疗器械行业将持续市场需求的高景气时期。
 
  在高端医药装备市场,国产替代空间也比较大。楚天科技在1月初发布的机构调研活动中提到,在高端医药装备方面,国内市场有10~15%的份额,约100~150亿从国外进口。随着国产药机企业的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核心技术攻关,以及政策支持高端制造业发展等,未来药机领域的进口替代空间较大。
 
  “中医药”
 
  中医药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民健康事业中发挥独特作用,发展中医药复兴和传承创新已被提升至国家战略。由于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的突出作用,2022年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如《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全国中成药联盟采购公告》、《“十四五”中医药人才发展规划》以及新版医保目录调整拟纳入中药饮片等,全面发展中医药。此外,地方也出台了系列利好政策,包括“红包雨”政策,大力支持中药创新发展。
 
  二级市场上,自9月底中药板块反弹以来,板块整体表现活跃,其中在9月26日至11月17日不到两个月时间内,中药板块已累计上涨超过30%。此外,12月中药板块行情也持续上涨,主要和防疫政策优化后的中药产品需求扩容,以及利好政策持续发布支持中医药产业发展等因素有关。
 
  当然,除了上述关键词以外,2022年医药行业的关键词还包括“创新”、“CRO”、“出海”、“离职”等,值得进一步探索。
 
  医药行业2023年展望
 
  展望2023年,业内认为医药板块估值再平衡过程于今年9月底已触底,考虑到跨年的估值切换,医药板块2023年PE估值将进一步降低。预计板块内部分化将成常态,看好四个方向:其一,国产制造出海机会:医疗器械(影像设备、高端塑性耗材、IVD、POCT等)、CRMO(尤其是估值大幅下降之后);其二,消费领域的中药、医美、医疗服务;其三,国产创新机遇,包括创新药械、新型疫苗;其四,混改机会下,国企的进击。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热门评论

马上评论

上一篇:药品监管不断趋严,正加速推动制药设备行业多样化发展

下一篇:布洛芬概念股持续火热,“囤药”行情接下来还能继续吗?

相关产品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制药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查看全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