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网 政策法规】近日,国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在保证医疗安全和质量前提下,进一步放宽互联网诊疗范围,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制定公布全国统一的互联网医疗审批标准,加快创新型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并推进临床应用。
从以上可以看出,互联网医疗已经成为医疗改革中分级诊疗的重要突破口,它不仅有效促进了现有医疗资源的重新规划与分配,而且还大大加快了国家医疗改革进程。业内认为,此次《意见》将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制定公布全国统一的互联网医疗审批标准,即是对互联网医疗这一新业态的充分肯定,同时也是优化互联网医疗市场,扶持互联网医疗发展的现实需要。
随着5G时代到来,智能机器人、远程医疗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互联网医疗成为医疗领域的蓝海,开始快速发展。据国内某大数据分析公司发布的《2020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年度分析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已达到1336.88亿元。而在疫情防控期间,全国更是有超过10家互联网医疗平台推出在线问诊专栏,200多家公立医院开展免费互联网诊疗或线上咨询,为大众提供了医疗保障。
但就在互联网医疗快速发展过程中,医保支付却逐渐成为亟待突破的瓶颈。因为,作为医疗新业态,与传统的医疗服务相比,互联网医疗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对传统的医保支付也提出新要求。比如,互联网医疗的看病模式和收费方式与一般的医院看病存在很大的差异;又如,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医保结算可能需要医保账户与卡的分离,传统的持卡看病模式不再适用;此外,互联网医疗对医保结算的时效性要求较高,对医保数据结算系统也提出了新的挑战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医保部门的配合解决。
近年来,得益于国家到地方纷纷出台鼓励和监管并行的互联网医疗相关政策,讨论时久的医保支付逐渐开始松动。如2019年,国家医保局公布《关于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指导意见》,明确互联网医疗可以纳入医保支付范畴,对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按照线上线下公平的原则配套医保支付政策。
2020年3月2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发布《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2020年3月5日,国家发布《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再一次强调,适应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互联网+医疗”和医疗机构服务模式发展需要,探索开展跨区域基金预算试点。支持“互联网+医疗”等新服务模式发展等。
总的来说,发展多年的互联网医疗正在逐渐走向前台,未来在医疗供给侧改革政策影响下,互联网医疗会更深入地改变医疗服务体系全产业链、价值链的方方面面,提高整个体系的运转和生产效率。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