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网 市场分析】随着老龄化加剧,消费水平不断升级,近年来我国医药市场保持着快速的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14年到2018年我国医药市场以8.1%的年化增长率增长,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至1.5万亿元。据预测,我国医药市场将会继续保持8.1%的增长速度,于2020年达到1.75万亿元。
业内认为,从医药市场增长空间来看,我国医药市场发展空间巨大。目前我国的生物药行业发展滞后于市场,仍然处于细分市场结构不稳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持续增加、技术替代较为频繁、新兴的单克隆抗体等细分市场迅速增长的时期。因此,未来我国医药市场的增长空间较为广阔。
其中在医药市场结构方面,随着第二批带量采购政策的推进以及新版医保目录的落地,医药市场结构不断调整。具体到药品领域,包括从研发端到使用端全线调整医药产业结构,增加创新药和质量优的仿制药,减少低端、疗效不佳的仿制药,实现医药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更好地为患者提供用药保障。
政策方面也围绕药品的研发、生产、流通和使用等环节开展了一系列改革,多项政策齐头并进。例如从供给侧的角度来看,优化审评审批制度、推行上市许可人制度可以看做是“增加质量优的药品供给”;推行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中药注射剂再评价则属于“减少低端、无效药品供给”。而从需求侧的角度来看,近年来推进的“限制抗生素、门诊输液”政策,以及“辅助用药目录”,都在减少不合理用药。药品集中招采中的对投标品种资质的要求(比如需过评)则可以看做是一种“减少低质药品供给”的做法。
业内认为,这些政策措施都可以看成是调整药品终端使用市场的组成结构,在尽量不增加医疗负担的情况下,让患者用上更好的药品。而从结果来看,这些改革是有成效的,未来若干年后或体现在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方面。
在临床需求方面,从适应症的角度来看,肿瘤、抗病毒、感染、眼科、罕见病存在未满足临床需求较多的领域。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出台的一系列利好创新药政策,鼓励药企朝着创新药发展,随着一批药企加大研发投入,后续创新成果的落地,或将进一步弥补临床需求。
在技术替代方面,4+7带量采购对医药市场格局影响很大,先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产品和企业有望抢得先机。在此背景下,是仿制药替代原研药进程的加速,例如在头一批带量采购中,25个中选品种中有22个是仿制药。同时也将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推动市场秩序日趋规范。
另外在新兴的单克隆抗体细分市场领域,单克隆抗体具有安全有效、特异性高等优点,为人类治疗肿瘤等疾病提供了有效治疗手段。目前我国单抗药物的发展程度和市场规模都相对较低。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生物药物市场规模为2622亿元,而单抗药物市场规模仅160亿元。不过近年来我国生物药物市场规模增长较快,近五年复合增速为23.7%,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