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网 行业动态】 近日,美国医药公司礼来发布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其董事长兼执行官A. Ricks对外表示:“礼来在第三季度继续取得强劲业绩,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新药的增长以及有效管理成本的能力,同时在高度竞争中开展上市,并为我们下一代新疗法提供资金。礼来的收入增长,是由数量而非价格驱动。”
丰富的产品种类,成为面对风险的盾牌
事实上,礼来的增长也确实来自于新药的给力。从整体市场来看,礼来公司业绩并未达到预期。但第三季度的收入同比增长的赢家乳腺癌药物Verzenio,销售额猛增86%,达到1.57亿美元。第三季度糖尿病药物的销售额同比增长24%,略高于10亿美元。其他四种新药带来的收入同比增长至少20%,例如:Basaglar,Cyramza,Taltz和Jardiance。此外,第三季度新的偏头痛药物Emgality和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Olumiant增长势头也十分强劲。
可以看出,丰富的产品管线以及产品种类,才是抵抗市场动荡的有力支撑。其实,近几年,国内众多药企也意识到了产品种类这个问题,正在进行积极的转变。例如科伦药业的仿制药项目储备目前就非常丰富,2019-2020年有望获得11个仿制药生产批件,8个品种有望通过一致性评价。同时科伦还启动了面向国内外市场的490余项药物的研究,包括392项仿制药(含一致性评价品种)、20项新型给药系统药物(NDDS)、80项创新药研究,仿制药已逐渐开花结果。
另外中国生物制药的大品种仿制药,也已进入密集收获期,2018年至今年7月份,共有20项仿制药获批,公司预计2019-2021年还有约33个仿制药产品有望获批上市,其中可能竞争首仿的产品多达22个。
如何避免新药同质化,成研发焦点
其实,对于包括礼来在内的一众跨国药企来说,随着“4+7”带量采购政策的全国铺开,大量药品定价的下调基本已是定局,尤其是随着接下来DRGs付费制度的试点及全国推开,在价格方面不占据优势的外资药企原研产品更会面临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国产仿制药的替代挑战。当高收入增长模式难以为继的情形下,创新药势必成为未来市场的增长点,而这或许也将是接下来跨国药企在中国的重点厮杀的市场。面对国外药企来势汹汹,国内药企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
曾经的仿制药“一哥”恒瑞医药,早已开始转战创新药。此前,其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当前公司加大了研发投入力度,当期研发费用近29亿元,同比增长约67%。而近期,恒瑞医药董事长孙飘扬又宣布将砍掉公司大批量仿制药项目,加大对创新药的研发。对此有业内人士预估,2019年开始恒瑞医药每年平均将会有2-3款创新药,未来创新药的大批量上市,恒瑞医药的营收重头或许愈发向创新药倾斜。
而复星医药,则将创新研发做为核心的发展驱动因素。上半年,复星医药研发投入共计13.51亿元,同比增长13.69%。其中,制药业务研发投入为12.05亿元,同比增长13.23%,占制药业务收入的11.1%。据了解,复星医药重点加大对单克隆抗体生物创新药及生物类似药、小分子创新药的研发投入,系统性推进仿制药一次性评价。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指出,我国创新药和高技术壁垒仿制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比如说,中国药企在癌症等治疗领域和特定靶点上过于聚焦,存在同质化风险。如PD-1作为非常受人关注的创新药主战场,随着年内百济神州的替雷利珠单抗上市,国内市场上PD-1将在一段时间内形成“2进口+4国产”的格局,而后续还有接近30个PD-1正在临床阶段。未来,如果同类产品过剩,十分有可能导致市场竞争从产品又变为价格战。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