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网 行业动态】6月1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以下简称《科创板意见》),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就同步制订的2项配套业务规则公开征求意见。
一方面,设置科创板科创成长层,在科创成长层的定位、企业入层和调出条件、强化信息披露和风险揭示、增加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方面明确具体要求。
另一方面,围绕增强优质科技型企业的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推出6项改革举措,主要包括:一是对于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企业,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二是面向优质科技型企业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进一步提升证券交易所预沟通服务质效。三是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适用。四是支持在审未盈利科技型企业面向老股东开展增资扩股等活动。五是健全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发展的制度机制。六是健全科创板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市场功能。
据了解,自2019年科创板开板以来,共有20家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采用第五套上市标准先后上市,另有百济神州、百利天恒、诺诚健华等3家上市时未盈利的创新药企业采用红筹企业标准等登陆科创板。
在持续的高研发投入下,上述不少药企陆续收获创新成果。20家公司中有19家实现核心产品上市。仅2024年,就有泽普凝、迈卫健、高瑞哲、贝塔宁、金立希、君适达、安方宁、海克威等9款新药产品获批,其中5款为1类新药。
而借助科创板这一平台,不少药企“吸金”加速产品研发进程,例如君实生物、百济神州等医药企业。
公开资料显示,君实生物作为一家创新驱动型生物制药公司,其在资本市场的征程可谓丰富。2020年,君实生物将目光投向了科创板。4月份正式启动科创板IPO辅导工作,凭借自身扎实的研发实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短短三个月便顺利拿到“上市通行证”。2020年7月15日,君实生物正式在科创板挂牌上市,发行价55.5元/股,上市当日表现惊艳,开盘价216元/股,一度大涨300%,截至当日收盘,股价收于151.00元/股,全天涨幅172.07%,成交额75.65亿元,总市值突破千亿,成为头家“A+H”股医药公司,也是头家曾在新三板、港股、科创板三地挂牌、上市的公司。
登陆科创板后,君实生物收获颇丰。从融资角度来看,首次公开发行A股募集资金净额高达44.97亿元,其中12亿元专项用于创新药物研发,7亿元投入公司在上海临港的产业化项目,8亿元用于偿贷及补充流动性。此后,君实生物前后共获得80多亿元的融资。借助这些资金,君实生物得以快速推进现有临床项目的开展和储备研发项目的开发,加速推进多个具有差异化开发价值的产品管线。其核心产品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商品名:拓益),作为中国首个获批的国产抗PD-1单抗,在科创板资金与平台的助力下,市场推广和后续研发不断深入,在PD-1领域持续保持竞争力,打破外资药品垄断局面。
百济神州则是一家立足于科学的全球性生物科技公司,专注于开发创新、可负担的药物。继2018年在港交所上市后,2021年,百济神州将上市版图拓展至科创板。2021年12月15日,百济神州宣布完成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的头次公开发行,由此成为头家在纳斯达克、港交所、上交所科创板三地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借助科创板的平台优势,百济神州进一步加速了其全球化布局。在研发上,有更多资金投入到创新药物的研究与临床试验中,推动产品管线不断丰富和成熟;在市场拓展方面,通过扩充中国营销团队,更好地将研发成果推向国内市场,同时也借助科创板提升了公司在国内资本市场的影响力,为其全球业务的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例如,在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和推广上,百济神州利用科创板募集的资金,加快了相关药物的临床试验进程,使其产品能够更快地惠及国内外患者。
此次《科创板意见》及配套规则的发布,为科创板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于已借助科创板平台实现快速发展的医药企业而言,科创成长层的设置与六项改革举措的推出,将进一步优化其融资环境、拓展发展空间,助力它们在创新药研发与全球化布局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而随着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借助科创板发展壮大,科创板也将不断强化自身作为科技创新企业“孵化器”和“助推器”的功能,更好地推动我国科技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