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网 行业动态】随着IPO阶段性收紧,今年以来至12月29日,A股市场累计受理55单IPO申请。同时,逾400家企业IPO折戟,创近年来新高。目前还有逾200家企业处于在审状态。
从行业分布来看,年内遭折戟的逾400家企业,主要分布于信息技术行业、生物医药行业以及化工新材料行业等。
其中,生物医药行业撤单数量较多,且不少药企撤单事件发生在第三季度。例如,11月9日,深交所公布对江西施美药业创业板IPO终止审核的决定,直接原因是公司及保荐机构国金证券撤回申报/保荐。公司本次IPO原拟募集资金6.0791亿元。据悉,施美药业专注于仿制药及创新药研发,2023年扣非净利润超2亿。公司客户集中,康哲药业为第四大股东及大客户。其营销推广费占比高,合同资产低显成长存疑。此外,公司IPO审计机构天职国际8月2日被中国证监会处罚暂停从事证券服务业务6个月。
9月27日,联亚药业上交所IPO审核状态变更为终止。因联亚药业及其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根据有关规定,上交所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据悉,联亚药业主要从事复杂药物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目前产品包括不同类型的缓控释制剂以及以极低剂量药物制剂为代表的两大类高端仿制药,同时公司也为制药企业和研发机构提供CRO等服务,主要面向美国市场销售,且多个产品在美国市场具有一定的地位。财务方面,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及2022年1-3月,联亚药业实现营收分别约为4.56亿、5.65亿、6.46亿、1.61亿元人民币,同期净利润分别约为1.21亿、1.16亿、8960.94万、2051.94万元。
9月24日,上交所发布关于终止对善康医药头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审核的决定。上交所网站显示,因善康医药及其保荐人主动撤回发行上市申请,上交所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据悉,善康药业原计划采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上市,即“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40亿元,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医药行业企业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其他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需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并满足相应条件”。
此外,包括联亚药业、善康医药景杰生物、瑞德制药、速迈医学、海纳医药、恒昌医药、捍宇医疗、微策生物、菲鹏生物、达科为等年内也有撤单情况。
总的来看,这些医药企业终止IPO进程的原因包括财务数据不达标、持续经营能力存疑、信息披露质量不高,或股权高度集中、治理结构不完善,以及上市前集中大规模分红等。这也说明近年来资本市场环境的变化对药企IPO产生了明显影响,监管层对IPO的准入关把控更加严格,更加注重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和业绩持续性等。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