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网 行业动态】2022年以来,受大环境的影响,医药行业面临挑战,在此背景下,跨国药企积极通过构架调整与人员削减,以达到降低成本,更集中于发展核心业务等目的。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Zimmer Biomet公司(以下简称捷迈邦美)正在考虑计划将制造业转移到哥斯达黎加,从而达到裁员的目的。据悉,目前该工厂有185名员工,如果裁员实施,预计只有30余人可以保住工作。
资料显示,捷迈邦美的总部位于印第安纳州华沙,主要连同其子公司在美洲、欧洲及亚太地区从事设计、开发、制造及销售骨科重建装置、脊柱及创伤设备、生物制剂、牙科植体和相关手术产品。
分析认为,该公司裁员的背后主要和公司近年销售收入下滑有关,公司2020年营收额仅70.25亿美元,较2019年的79.8亿美元相比,降幅达12%。为此,公司陆续作出了业务分拆的举措,包括前美敦力业务转型副总裁Ellison (Ellie) M. Humphrey将担任首席转型官,同时将分拆脊柱和牙科业务,脊柱和牙科业务会完成合并并组建新的独立上市公司(NewCo) 。
在业务转型下,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良好,第三季度实现利润1.94亿美元,利润增长率达33.2%,销售额为16.7亿美元,下降0.9%。其中膝关节和髋关节业务的销售额都有稍微增长,增长率分别为1.4%和3.1%。
目前公司仍处于业务转型阶段,其第三季度的重点业务布局就包括裁撤80%的员工。据悉,早在2021年11月,Zimmer Biomet 就在总部华沙解雇了65 名员工,以达到缓解公司业务压力的目的。此次俄亥俄州工厂的迁移,也是为了剥离部分业务,而进行的裁员。
今年以来,计划进行裁员的跨国生物制药公司还有吉利德科学公司、卫材、诺华、艾伯维、百时美施贵宝裁员、OncoSec Medical、Oxford Biomedica、Finch Therapeutics、Palisade Bio等。
从裁员比例来看,裁员比例高的如Rubius Therapeutics,9月份,该红细胞载体疗法公司宣布战略调整,其中将裁员75%,被裁员的包括临床开发、制造以及一般和行政人员等。再比如10月份,专注于开发肿瘤内免疫疗法的临床阶段生物技术公司 OncoSec、处于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Cyclerion Therapeutics均宣布裁员45%,转向核心业务。
不少跨国公司的裁员伴随着卖厂、关厂动作。例如,9月份,基因和细胞治疗CDMO龙头公司Oxford Biomedica表示,为了削减成本,计划裁员,出售并租回位于牛津市的工厂。该公司雇佣了大约959名员工,但目前招聘工作被冻结。同在9月,诺华宣布,计划在2023年底左右关闭位于北卡罗来纳州威尔逊的山德士仿制药工厂,这家药厂专门生产主要在美国和加拿大市场销售的口服固体制剂产品,拥有员工约246名,关厂理由是无法充分利用美国工厂。11月初,诺华又宣布关闭美国伊利诺伊州的一个基因疗法生产基地,裁撤近300个工作岗位。
从裁员、卖厂、关停的原因来看,不同的药企作出相关举措的原因有所不一,有的是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从而调整营销策略;有的是因为药物研发管线失败,从而进行的一系列调整;也有的是为了“节流”,从而精简业务,投入到更核心的业务中。总的来看,市场环境改变之下,药企只有不断调整才能适应环境,更好地生存下来。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