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网 行业动态】8月16日晚间四环医药在港交所公告称,将逐步剥离业绩不达预期的仿制药业务及其他非核心大健康业务。
公告显示,本集团拟将整体组织架构设置为集团总部以及业务平台总部的双组织架构,同时将轩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吉林惠升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两大生物制药板块各自成立业务平台总部。公司将继续向生物制药业务平台总部提供战略指导并行使股东权利。此外,公司将会把其管理重心聚焦在成长性更高的业务板块,以及对仿制药业务进行优化整合,包括逐步剥离业绩不达预期的仿制药业务及其他非核心大健康业务,提升本集团的运营效率。
分析人士认为,四环医药剥离仿制药业务,一方面是其仿制药业务受医药行业政策变化的影响,致使其低于预期;另一方面,公司的仿制药业务与其长期战略规划不符,四环医药的未来成长战略是医美业务与创新药研产销的一体化平台,公司剥离仿制药板块可以使其业务更加聚焦,公司的业务更加专注,增加公司内部合作的正向协同作用,提升四环医药的经营效率。
业内表示,企业考虑剥离仿制药业务是一种瘦身,相关业务的管理成本大于收益,剥离是利大于弊,其他业务也能因为这次剥离带来协同效应。据悉,除了四环医药外,本土企业中恒瑞医药、正大天晴、石药集团、科伦药业、先声药业等,均在仿制药领域进行了一定的“断舍离”。
其中,恒瑞在2019年底就对外宣布停掉大部分仿制药项目,将专注于研发创新药,实现药物产品差异化竞争和产出。另外,恒瑞医药近日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也表示,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保障新药发现和临床开发项目的同时,产生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平台,如蛋白水解靶向嵌合物(PROTAC)、分子胶、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双/多特异性抗体、基因治疗、mRNA、生物信息学、转化医学等。数据显示,恒瑞医药研发投入相当激进,2021 年累计研发投入同比增长 24.34%至62.03 亿元,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 23.95%。
而科伦药业在发布的2021年财报中显示,相较于2020年公司研发人员减少了627人,近20%,即从2020年的3215人减到了2021年的2588人。据了解,本次缩减的研发人员主要承担的是国内仿制药的药学研究。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集采的推进,仿制药价格降低,通过剥离仿制药业务,可以重塑公司的估值逻辑,创新药业务成为未来主要的业务驱动,可持续的创新药业务可以提升投资者对公司的价值定位。
如信立泰近日在公告中披露,集采常态化,推动非专利产品价格回归合理水平,同时也促进医药企业将更多精力投入创新研发。未来,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或将成为医药行业发展的主要增长动力。基于此,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成为了信立泰转型的两板斧。
而华东医药也不断加强转型,且转型路径更加多元,主要覆盖创新药、医美、工业微生物等领域,转型成果相当显著。其中在医药研发领域,华东医药深耕专科、慢病用药及特殊用药领域,重点在肿瘤、内分泌和自身免疫三大核心治疗领域的创新药及高技术壁垒仿制药进行研发布局。
如今越来越多的药企开始注重创新转型。分析人士表示,在仿制药空间急剧降低之下,无论是靠仿制药起家的恒瑞医药、齐鲁制药、扬子江药业,还是靠中药起家的云南白药、步长制药,都在向外界剖白自己对创新是多么的重视。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