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对话赛多利斯王旭宇 | 全新应用服务中心背后,赛多利斯的创新哲学

来源:峰客访谈
2021/10/9 13:40:2837359
  【制药网 人物访谈】2021年9月16日,赛多利斯在中国上海张江科学城正式开启其全新扩建的应用与服务中心。该中心涵盖了赛多利斯中国应用中心3.0、Confidence®验证服务实验室2.0、亚太区服务中心三大功能,旨在加快中国生命科学和生物制药行业在科研、工艺开发、生产等领域的进程。
 
  详情报道:赛多利斯中国应用与服务中心全新开幕
 
赛多利斯集团生物工艺解决方案中国区负责人王旭宇
 
  在应用与服务中心开幕当天,医麦客创始人兼CEO王海峰实地与赛多利斯集团生物工艺解决方案中国区负责人王旭宇女士展开了一次深度对话。从赛多利斯全新应用服务中心体系的差异化定位理解;到“以简驭繁,助力创新”的理念剖析;再到对于客户痛点需求的了解和反思自身产品服务的价值,以及对全行业的认知。
 
  通过本次访谈,我们对赛多利斯有了全新的认识,并用文字记录下赛多利斯在抗体工艺领域的精进,以及在细胞基因治疗新领域的强势布局。
 
  应用与服务中心:生物工艺创新的“前哨站”
 
  王海峰:今天很高兴,大家终于看到赛多利斯在上海张江建立的全新应用与服务中心了。当然我们也看到张江企业非常多,供应链也比较多,赛多利斯应用服务中心的定位跟他们之间有哪些核心差异?竞争优势在哪里?
 
  王旭宇:这个问题非常好,这其实关联到赛多利斯的核心优势。在全球和中国,我们始终沿着核心的创新理念开发产品,提供服务。这种创新更多体现在如何运用新技术更好地帮助客户提高生产工艺效率,节省成本。
 
  当前整个中国市场的单克隆抗体生产工艺相对比较成熟,但我们认为连续流生产是未来必须要走的发展趋势。这要求反应器本身需要满足更高密度的细胞培养,需要实现下游连续纯化,还需要更多的工艺参数监测。
 
  所以我们正在做的是将这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应用中心打造一个涵盖上下游完整工艺的连续抗体生产平台。另外还包括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的质粒和病毒的生产工艺,我们也搭建了完整的平台。如果客户需要升级现有的工艺或尝试新技术,可以来我们的中心做相应的测试。
 
  位于上海张江的赛多利斯全新应用与服务中心包括应用中心3.0、Confidence®验证服务实验室2.0及亚太服务中心三大模块
 
  王海峰:那么从服务的角度来看,现在大家都在推进服务型本土化,做产品覆盖,以客户为中心作为核心战略,您怎么去理解这种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赛多利斯有什么差异?
 
  王旭宇:赛多利斯从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本地的投入一直在加大。比如今年4月开幕的北京客户交互中心。我们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去思考,简化客户工作,这是第一个投资的本土化。
 
  第二是产品。去年(2020年),在新冠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受影响的情况下,我们的北京工厂正式投产,成为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内实现一次性生物反应袋及耗材本土化生产的外资生物工艺供应商。在本地做更多的产品来满足本地客户的需求,这是第二个本土化。
 
  赛多利斯Confidence®验证服务实验室2.0提供包括除菌过滤、除病毒过滤、一次性产品可提取物与浸出物验证等服务
 
  第三是服务。此前,我们的应用中心只做产品展示,现在赛多利斯中国应用中心3.0搭建了单抗、质粒和病毒生产平台,并邀请客户来体验工艺开发;Confidence®验证服务实验室2.0可为客户提供除菌过滤、除病毒等验证服务,极大节省客户时间;亚太服务中心大幅提高了服务质量和维修速度。从带给客户的价值出发,这是第三个本土化,也是我们本土投入的一个里程碑。
 
  以简驭繁:从工艺、成本到申报
 
  王海峰:怎么理解赛多利斯“以简驭繁,助力创新”的服务理念?
 
  王旭宇:由繁到简首先可以指整个工艺步骤的简化。比如,以前需要15步生产一款生物药物,以后有没有可能简化到10步。刚才提到的连续流生产,中途可不可以不需要停下来?这是“简”的概念。要支持“简”,还需要工艺监测的自动化、数字化。
 
  为了满足工艺步骤的简化和连续生产,需要对工艺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核心技术。比如我们的BioPAT®拥有独特的核心工艺控制技术,就可以为连续流工艺的控制提供更精准方案。此次我们的应用中心3.0就实现了“数字工厂”的样板,能够对全平台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
 
  王海峰:通过对PH的调节、糖的补充、代谢副产物的调节,对它们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和连续情况下的监测,可能跟原来传统切断式工艺就不一样了。
 
  王旭宇:对,这也就意味着将来会越来越减少人工干预,在更自动化的同时还能保证工艺更稳定,生产出更高质量的产品。
 
  王海峰:我个人对“简”的理解,未来客户拿到一套工艺以后去做大规模的放大,是不是也让他更简单了?
 
  王旭宇:的确是这样,当所有的工艺、参数监测、数据控制记录到位之后,我们在中试做一套工艺方案。因为数据足够完善充足,当客户使用这个方案去放大时,只需要做相应的微调,并且在有足够的数据支持下,可以提高放大的成功率,甚至可以达到95%以上。
 
  王海峰:我还有一个对于“简”的理解,未来在申报中要递交很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参数,如果说能够提供更全面的、更有说服力的数据之后,产品质量提升,产能增加,药企在申报过程中是不是也更简单?
 
  王旭宇:绝对是,这源于QbD理念(质量源于设计)。早期利用优秀的实验设计理念寻找关键工艺参数,同时工艺参数包含了相应的设计空间,之后再做放大只要在设计空间调整,药企将来在药物报批的时候,也不需要做更多的解释,因为原来的数据已经在里面了。如果药物所有数据都有完善备案且可溯源,这可增强法规部门在审核项目申请,批准进入下一环节的信心。
 
  赛多利斯应用中心3.0搭载BioPAT®过程分析技术和SCADA®数据分析技术,能够实现全平台的数字化监控。
 
  创新制胜:加速先进治疗商业化
 
  王海峰:您之前带领团队与NMPA合作编撰和出版了一次性产品解决方案白皮书,您觉得针对新兴领域,例如细胞与基因治疗,在一次性产品的选择和应用上与抗体药物有哪些异同点?
 
  王旭宇:我们可以从上下游的差异来看。
 
  在上游,早期AAV上游的生产工艺更多使用贴壁技术,为了满足未来大规模的生产需求,需要悬浮培养。当前,病毒的悬浮培养并没有像单克隆抗体一样可以稳定生产。病毒的生产涉及到多个质粒,这些质粒的需求量要找到合适的配比,同时转染试剂很难找到合适的配比去生产病毒。
 
  病毒的上游生产工艺比单抗CHO细胞的生产更复杂,它涉及到更多的可变因素,这时高通量的筛选就显得尤为必要,不然一下子去筛选10到15个变量,用传统一个罐一个罐做实验是非常费时的。
 
  赛多利斯的Ambr®高通量多并联生物反应器可以满足这个要求,能够把这些多变量因素都考虑进去,一次性地运行24个实验或者48个实验,再从这些实验里挑出一个未来比较适合做放大的条件。这是其他厂家很难提供的。从全球来看,大部分AAV平台都在使用Ambr®来摸索病毒的生产工艺条件。
 
赛多利斯CIM®整体层析柱,能够大幅提高病毒载体下游纯化效率
 
  在下游,去年(2020年)11月我们完成了对斯洛文尼亚的纯化专家BIA®Separations的收购。BIA提供了CIM®(Convective Interaction Media)完整柱色谱技术,完整柱的概念比传统层析填料的孔径更大,能够专门用来做病毒类大分子的分离纯化。使用了BIA层析技术之后,可以提高病毒颗粒的纯化回收率。
 
  我们发现,很多的中国客户在赛多利斯收购BIA之前就已经开始用他们相应的层析产品做病毒纯化了。
 
  王海峰:名声在外。
 
  王旭宇:对,而且这个名声不是靠市场宣传做出来的,的确是客户觉得能够帮助他们解决病毒分离纯化上的痛点,提高了纯度,又提高了回收率。以前病毒颗粒的纯化回收率几步层析之后可能只有20%左右,而使用BIA®至少可以达到50%到70%的回收率。
 
  以客户为中心,为行业创造价值
 
  王海峰:第五个问题,我们站在客户的角度来看,目前细胞与基因治疗的临床前和临床应用法规在国内还不健全。针对现在的客户,赛多利斯如何能够让客户产品符合法规,能够确保使用你们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工艺开发、生产,最后更有可能拿到生产的批准?
 
  王旭宇: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方面,赛多利斯有大量对美国FDA和EMA监管细胞与基因治疗法规熟知的专家,可以分享经验。第二,除了行业的常规性的竞争,我认为合作更重要。我们认为行业内的公司和组织需要一起建立标准,为整个行业带来更多收益。
 
  王海峰:谁来领头?
 
  王旭宇:赛多利斯愿意领头,我们一直希望能够为推动中国制药行业法规的建设,起到我们应该尽的责任。
 
  王海峰:总体而言,赛多利斯跟CDE之间有什么促进法规成熟、推动产品的一些策略或者合作?
 
  王旭宇:今年年初,我们参与编写了《治疗用生物制品病毒污染风险控制要点》。此外,我们之前出版的《国际制药一次性使用系统应用及技术指南》也是跟中国CDE对外合作服务中心一起合作的。他们一直是我们常年合作的伙伴,会定期有一些交流,讨论CDE或者是行业里的需求,是否有必要一起组织活动讨论,或者是撰写指南。
 
  王海峰:第六个问题,也是站在客户的角度去考虑,目前抗体药物的工艺成熟,制造成本随着规模化生产显著下降,但是细胞与基因治疗药物的工艺繁琐、制造成本高昂,比如AAV载体不同血清型的表达,以及插入基因的大小不同,最后表达出来的产能还是千差万别的,应该如何实现大规模的病毒生产?赛多利斯如何协同客户一起平衡药品的高质量和可及性?
 
  王旭宇:我觉得你说的很好,AAV的大规模生产现在还是处于不成熟的状态。从全球行业趋势来看,稳定的细胞表达体系的建立非常重要,赛多利斯也一直着手于这方面的工作。
 
  王海峰:是哺乳类的细胞还是昆虫表达细胞?这是现在两个主流的方向。
 
  王旭宇:主要是HEK293细胞表达体系。
 
  王海峰:除了您刚才说的悬浮培养HEK293细胞表达体系,赛多利斯还有其他可以再显著性降低成本的策略吗?
 
  王旭宇:在上游我们正在持续做更多的开发;下游我们收购的BIA®Separations是大分子病毒纯化专家。所以我们已经成功地为行业解决了一个瓶颈。相信未来这样的突破会越来越多。
 
  持续创新,赋能中国生物制药
 
  王海峰:听说赛多利斯也在利用产业端的资源对于创新企业的早期扶持做了很多工作,能简单介绍一下这方面的进展吗?
 
  王旭宇:我们一直特别关注到底怎么样才能更加实际地帮助客户,和五加和以及荣昌生物的合作就能够看到我们的工作。
 
  2021年6月18日,我们与基因治疗CDMO公司五加和基因科技签订战略合作。在五加和良好的基础上,结合赛多利斯高通量的Ambr®和BIA®技术,更进一步地提升了他们生产与服务能力。一个是展开深度技术合作,共同搭建高效、具有成本优势且符合GMP要求的基因治疗病毒载体生产平台;另外将携手推出面向行业从业者的工艺技术培训项目,为行业培养更多优质人才。
 
  详情报道:强强联手!赛多利斯与五加和基因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共建基因治疗病毒载体生产平台
 
  一个例子是荣昌生物,荣昌生物是赛多利斯非常重要的全球大客户,我们跟他们一起成长了二十多年。
 
  2000年时,赛多利斯刚进入中国市场不久,荣昌生物是第一家购买全套赛多利斯德国原产大型超滤系统的中国客户。2020年2月,我们双方签下来合作以来单笔金额最大、产品最全的4亿订单合同,这也是赛多利斯成立150周年以来最大的一笔单项合同。
 
  详情报道:4亿大单背后:赛多利斯与荣昌的二十年
 
  王海峰:这个投入非常大,越早期它的风险越大,企业成长进程可能很曲折,所以如果能够更早的给介入,帮他们去优化或者弥补工艺,我相信有可能能够成长出更多的“荣昌”。
 
  王旭宇:这也是我们的愿望,我们希望中国有更多的荣昌出来。
 
  王海峰:从硬件提供商到生物制药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您觉得接下来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王旭宇: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了解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价值。这其中最大的挑战是怎样更好的了解客户的工艺,跟着行业一起成长,真正发现客户的痛点,并能够不停反思,我们现在提供的这些技术和产品,到底给客户带来什么样的价值?因为只有把这些问题想清楚,才能够有更多创新的想法出来,才能够真正提供更多的有特色的技术和产品。
 
  王海峰:有来自于本土的竞争和挑战吗?
 
  王旭宇:虽然本土有很多的挑战,跨国公司也有很多的挑战,但我觉得都是先要把我们自己做好,做大做强。因为你只有发自内在的、真正的强大到一定程度,外在的竞争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竞争。以攻为守,持续创新。
 
  王海峰:非常振奋,最后一个问题,您来帮我们中国本土创新药企业来把把脉,未来他们进入全球竞争的市场,您能给他们带来一些哪些您的经验分享?
 
  王旭宇:我的经验不见得足,但是国内有普遍类似的观点,第一在药物开发的前期阶段,需要找到更多新的靶点,能够让自己真正的从best-in-class成为到first-in-class。
 
  在后端,对于现在一些成熟的、已经上市的药物,怎么像荣昌生物一样能够license out,进入到国际市场,这对国外患者和中国企业来说是双赢的事情。

热门评论

马上评论

上一篇:西泰克总经理汤小牛:明年推出更好的胶囊片剂检重秤

下一篇:肖特玻管:愿参与到健康中国愿景当中,近距离服务中国医药市场

相关产品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制药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查看全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