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网 市场分析】随着11月的开启,第三批药品集采工作也逐渐进入落地阶段,目前全国大多数省份已发文,确定将从本月起执行第三批药品集采结果。本次共有55个品种中选,涉及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疾病、精神疾病、抗感染等多个治疗领域,平均降价幅度53%,至高降幅达到95%,其中包括1分钱/片的氯氮地平、2分钱/片的卡托普利、3分钱/片的二甲双胍等,都将正式“开卖”,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提高用药可及性。那么,集采下,对于药企而言是否存在挑战,制药上游的药机产业又将受到哪些影响?
制药装备(图片来源:制药网)
药企面临哪些挑战?
带量采购通过以价换量的原则,将给中标药企尤其是过去药品市场份额占比较小的企业,带来药品销售的增长。例如,我国高血压患者约2.45亿例,高血压用药氨氯地平、厄贝沙坦等销量在药品集采后,普遍增长1倍左右。
同时,集采也大大减少了药企销售环节的需求。据Wind数据显示,按证监会行业分类医药制造类企业,已有172家发布2020年三季报(相比去年有数据对比的170家),其中104家销售费用率(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下降,占比六成。对此业内认为,上市药企纷纷削减销售费用的背后,是药品集采推进的影响,企业销售模式转型势在必行,未来产品研发、质量把控将成为药企竞争新的焦点。
价格、质量、供应可以说是药品采购的三大要素。不能保证质量和供应的药品即便中选了也会被取消。此前,美国Celgene Corporation产品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部分产品就因质量问题,不符合我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无法向其供应地区正常供应,而被取消集采资格。
可见,经过集采激烈博弈过后,中标的药企还面临着如何保障产能和供应的挑战。“药企不是中标就万事大吉了,还需要具备足够的能力保障产能和供应。”业内如是表示。从以往的药品带量采购情况来看,某些中选药品如果因为利润太低或者亏本,中选企业就有可能违约放弃供给。例如,2019年就有地方药物采购中心披露称,174个药品将废标、撤网。此外,在中选产品大幅降价之后,药企也不能为了降低成本而牺牲药品质量。
笔者了解到,在产能方面,第三批集采在采购量和采购周期上针对不同品种有所调整。例如,针对阿莫西林颗粒剂、利奈唑胺口服常释剂型、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剂、左氧氟沙星滴眼剂等品种各地头年约定采购量按一定规则确定,其他品种对应的采购量在50%-80%。对此,业内指出,这一调整下,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选企业头年在产能调整方面跟不上的压力。
另外,《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0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中明确要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其中提到完善药品耗材采购政策。有序扩大国家组织集中采购和使用药品品种范围,开展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试点。鼓励由医保经办机构直接与药品生产或流通企业结算药品货款。指导地方全面执行中选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的采购、配送和使用政策。制定改革完善药品采购机制的政策文件等。
对制药装备行业有何影响?
随着药品集采常态化,药企不可避免的是降本增效、提升产能的挑战。在此背景下,药企需要利用多种方式方法来实现,其中包括使用性价比更高、更化的制药设备,达到降本增效、提高产能的目标。
“从4+7集采到扩围,到第二批、第三批……药企尤其是集采中标企业对于制药装备的需求其实已经明显发生改变,要求高产能、低成本、更节能等,我相信这也是药机企业接下来需要努力的方向。”有行业人士如是表示。
笔者了解到,自药品集采政策推进以来,为了更好的解决制药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国内一些装备企业已经努力结合药企的实际需求,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例如,针对中标企业当前的产能问题,有药机企业提出“4+7”集中供水整体解决方案,相比传统
多效蒸馏水机,占地面积更小、产水水质更好、节能降耗明显,并且整套系统的产水、产汽指标也远高于药典指标。
可见,面对药企新需求和新要求,药机行业无疑处于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设备企业需要进一步结合药企的实际需求,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打造高附加值、创新的产品设备,提供更具突破性的解决方案,才能抓住发展良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