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网 市场分析】截至目前,河北、湖北、黑龙江、青海、江西、云南、广东等至少16个省份已经发布了国采药品挂网通知,推进集采结果的落地情况。从上海不久前公布的第三批国家带量采购上海地区配送企业名单来看,国药、上药包揽了上海地区市场96%以上的药品配送权。可见,集采影响的不仅是药价和生产企业,对于医药批发企业也将带来较大的冲击。
对此,业内认为,带量采购可以说是继两票制后,医药流通企业迎来的又一浩劫。随着集采常态化以及地方集采的推进,医药流通行业将不断洗牌,未来会有更多的中小流通企业出局。
据了解,传统的医药商业公司主要承担着垫资、开发、配送、销售几大功能,而在集采之下,涉及品种医保基本上是预付30%-40%的货款,这将使得货款垫付功能属性逐渐被弱化。同时,带量采购规定医院必须使用带量采购的药品,并且必须完成相应的任务指标。这也意味着,商业公司的药品进院开发功能也会弱化。
业内指出,由于传统的商业公司利润主要来源于垫资的资金成本收入,业务模式改变后,医药商业公司可能只能承担配送功能,而这部分的利润比较薄弱,在不少行业巨头跨界布局医药流通领域的背景下,传统医药流通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据初步估算,目前已进行的四轮国家带量采购规模为691亿元,通过集采降价后,整个规模降至370亿元,采购规模压缩了46%,其中大部分将从中间流通环节费用挤出。
对于中小医药商业公司而言,单从集采配送环节赚取的利润非常微薄,只能去承接一些非集采品种。而随着集采常态化,集采品种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这些中小代理商可能很难坐拥更多的非集采品种,只能面临不断被淘汰的局面。
在行业洗牌的背景下,医药流通企业并购合作动作频发。近年来,就有多起重大的医药商业兼并事件发生,例如在今年7月,国药控股附属公司以18.6亿元收购大型医药流通企业成大方圆全部股权。
更早一些,2019年,上海医药收购四川国嘉医药的控股权,以此延伸网络布局,进一步巩固全国商业布局的优势;华润医药商业则完成四川、江苏等省份若干地市级流通公司的股权收购。
与巨头们不断圈地跑马相反的是,中小型医药流通企业正在加速撤离。如在今年6月,天士力宣布公司与天津善祺、天津致臻、天津瑞展、天津瑞臻、天津瑾祥以及天津晟隆等6家合伙企业拟向重庆医药出售天士营销99.9448%的股权。在本次交易完成后,天士力将退出医药流通行业。
可以看到,当前医药流通巨头正在加快布局,而中小型医药流通企业要么被并购要么淘汰出局。未来新的格局将形成,行业集中度有望不断提升。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