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网 行业动态】医用耗材即医院用的消耗很频繁的配件类产品。其中耗材养医与药品养医一样,一直为社会所诟病。按照过去的政策,医院耗材销售可加成5%-10%,这也使得医生养成习惯性处方动作,耗材养医大大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据某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2023年医用耗材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2010-2018年,我国医用耗材行业销售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8.4%,2018年达到2700亿元以上。
为了倒逼医生用技术吃饭,不用耗材获利润,减轻患者费用负担,今年6月15日,北京市启动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全市近3700所医疗机构取消耗材加成。如今已经过去了大半年,医耗联动改革进展如何呢?
10月18日,《人民日报》健康版整版刊登的《告别耗材养医 医患双方受益》文章称,从6月15日起,北京市近3700所医疗机构医用耗材加成,按采购价收费,平稳运行100多天。
另外,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消息称,自改革以来,医药费用较去年同期增长6.2%,门急诊次均费用、出院例均费用分别增长0.9%、2.6%,均低于过去15年的费用增长幅度。此次医改取消耗材加成后,3700家医疗机构已节省费用11亿元。
可见,北京医耗联动改革已经初显成效,并且大部分患者已经享受到耗材费用降低的真实性。北京市统计局调查的数据显示,94.4%居民支持医耗联动综合改革,84.9%表示满意,77.8%认为负担减轻,78.2%感受到耗材检查费用下降,88%表示医疗服务得到了改善,97.3%认为费用能够承担。
笔者了解到,为挤出医用耗材的“水分”,今年11月25日,北京还和津冀两地的医保局联手宣布签订《京津冀药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合作框架协议》,明确三地药品集中采购要建立、完善集采数据库共建互认机制、药采价格互换联动机制,推进信息互通共享。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三地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将组成采购联盟,通过统一采购平台实施采购,采购联盟依照京津冀三地医疗机构年度总用量,进行带量采购。
这实际上与今年今年7月31日国家发布的《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方向一致,方案要求,今年底前要取消高值医用耗材在医院的销售加成,并从下半年起鼓励医疗机构联合开展带量谈判采购,从完善价格形成机制、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和健全监督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部署。
北京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市持续推进京津冀心内血管支架等六类医用耗材联合采购,价格平均下降15%左右;25种国家集中采购药品价格平均降低52%,预计全年节省药品费用超过15亿元。
总的来看,随着医用耗材加成取消,耗材带量谈判采购推进,有利于降低高值医用耗材虚高价格,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减少患者耗材费用负担。北京此次的改革成效,或为其他地方的医用耗材改革提供借鉴。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