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网 行业动态】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等国家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支持,以及研究经费投入的增长,我国生命科学行业发展快速。2020年以来,受疫情的影响,行业发展进一步提速。但2023年随着疫情防控全面放开,以及部分赛道竞争愈加激烈,行业内的企业研发、生产调整不断,受此影响,不少上游的耗材企业营收也出现下降的情况。
生命科学行业(图片来源:制药网)
上半年生命科学企业研发、生产调整不断
2023年上半年以来,包括礼来、渤健、强生、吉利德等大批跨国药企宣布终止相关药物研发的消息,与此同时,国内也有一批企业研发、生产调整不断。
例如,6月份,万泰生物迫于新冠疫苗市场需求大幅减少的现状,终止了原本计划投入9.91亿元的“鼻喷疫苗产业基地建设项目”的资金募集。该项目原计划将募资的6亿元用于建设疫苗生产厂房及配套用房,并购置生产设备建设两条鼻喷新冠疫苗生产线,年产能有望达到2.4亿剂。截至今年3月31日,该项目已经累计投入6191.39万元。此次项目终止意味着这笔投入将“打水漂”。
6月14日,歌礼制药发布了2022年资产减值拨备,以及公司决定终止开发肝癌候选药物ASC06以及HIV新药ASC09两款药物的相关公告。
3月24日,腾盛博药宣布其新冠中和抗体药(安巴韦单抗和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商业化情况以及停产消息。该药物研发投入逾10亿元,2022年7月在中国商业化上市后,贡献的当年销售收入为5160万元。
3月17日,东曜药业宣布将终止旗下Her2 ADC药物TAA013的III期临床试验。原因是HER2阳性乳腺癌ADC市场竞争格局出现了显著变化,未来TAA013在同类赛道产品的市场销售情况和潜在商业价值远低于早期规划的市场预期。
......
此外,受新冠疫苗红利结束、集采等因素的影响,有药企还作出了终止上市的计划。2月8日,港股上市公司中生制药公告称,基于目前市场状况和公司发展规划的考量,公司决定不再继续进行建议境内发行。据悉,2020年12月,该公司入股新冠疫苗研发企业科兴中维后,也一度被拉升了业绩。不过,红利转瞬即逝,到2022年上半年,中生制药的归母净利润已经回落至19.21亿元,相比同期下降近八成。
上游耗材企业营收受到影响
生命科学板块的子板块包括
生物试剂、化学试剂、科研耗材、测序服务等细分。随着生命科学行业企业调整不断,上游的耗材等企业营收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例如,近日,东富龙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2023年上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生物医药装备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生命科学产品部营收下降主要系下游客户研发、生产计划调整对公司产品短期内需求量有所下滑,耗材业务销量出现波动性下降所致。
再比如,洁特生物在2023年半年报中表示,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司在2021年达到了近年来的业绩高点。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97亿元,同比下降43.77%,营收下滑主要是受上年同期高基数以及境内外宏观环境影响,产品市场需求量下降影响。此外,目前公司销售收入较为依赖海外市场,上半年境外耗材销售收入同比下降49.96%。
券商:2023年板块有望迎来常态化增长
那么,生命科学服务行业还有望迎来增长吗?券商对此持乐观态度。
中泰证券今年5月发布的研报的数据显示,2022年,生命科学服务板块总收入116.29亿元,同比增长19.70%;扣非净利润15.13亿元,同比下降9.77%。主要是受新冠业务需求减少以及相关产品价格下降所致。2023年一季度,该板块收入21.95亿元,同比减少22.45%;扣非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减少85.12%,主要与2022年一季度同期新冠高基数以及部分企业费用投入持续增大有关。
从板块常规业务占比来看,2022年板块常规业务占比达到75.8%。该行预计,2023年疫情结束后,非常规经营项目有望逐渐减少,板块有望迎来常态化增长。
该行认为,生命科学服务行业增速快、竞争壁垒高,同时兼具一定政策免疫属性,2023年随着下游高校、企业研发、生产采购需求复苏,行业景气度有望逐渐回升,未来国产头部品牌有望加速进口替代,持续兑现业绩。
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生命科学市场规模达4588.28亿元,预计到2028年,全球生命科学市场规模将达到8935.03亿元,在预测期间2023-2028年内,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预估为11.78%。我国生命科学行业市场需求规模达101.1亿元,随着国产替代进程加快,行业市场规模仍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