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新政策下,农药制剂企业如何才能处于不败之地?

来源:中国制药网
2018/8/21 14:52:0236911
  【中国制药网 市场分析】新的农药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取消了农药企业定点的概念,即只要符合新条例的要求以及国家相应的政策法规,就可以获得生产许可,同时要求农药企业迁入专业化工园区,自动化水平要达到一定的高度,新的产品登记要求使得登记成本提高、周期加长。这也意味着我国的制剂企业将加速整合模式,资本薄弱、产能落后的小企业将会被淘汰。
 
  从我国的农药制剂行业发展情况来看,企业起步晚、门槛低、小而全,生产模式单一,面临加工产品多、交叉污染风险大、自动化程度低的局面。虽然经过了近20年的高速发展,目前已逐步形成行业特色和产业优势,近年来也有些制剂企业的规模与品牌已经逐步走上世界舞台。但大部分企业的设备、技术及经营理念与国外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市场人士分析,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制剂企业都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产业的并购、重组、升级、转型将成为常态,因此这些企业如何才能处于不败之地成为热门话题。笔者对此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建立制剂工厂建设规范
 
  国内制剂加工存在产品多而杂、厂房设计不规范、交叉污染防控意识及措施都很薄弱、生产效率低、投入少等问题。业内认为,针对这些突出的问题,可以结合跨国公司的先进经验,在我国建立一套具有水准的制剂工厂建设规范,从而有效地规范行业管理,进一步提升我国制剂加工的整体水平。
 
  建立现代化管理体系
 
  除了需要先进的设备,制剂企业必须具备先进的管理模式。业内表示,新型工厂的管理体系建设包括生产管理、生产工艺、设备应用、生产流程、生产安全、产品质量、成本、生产效率等8个方面。
 
  全面实现数据管控
 
  当前是大数据时代,许多制剂企业已经可以实现数字化管理和生产的凤毛麟角。制剂工厂若能实现全面的大数据管控,可以大大降低人工操作造成的问题,并提升制剂生产的质量。
 
  私人订制成为主流
 
  据了解,我国的农药制剂产品多以小包装为主,品规繁杂,但仍不能满足很多特定的需求。随着农村土地流转的加快、耕作技术的提升,私人订制模式将会成为市场的主流。
 
  总的来说,随着大数据、智能技术的不断突破,制剂的加工制造要求将更专一化、专业化。目前的制剂企业还只是在局部实现了数据化、智能化,如二维码的应用、在线机器人等,但要全面实现还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在国家新的政策调整和环境问题下,制剂生产企业只有按照标准严格生产,并抓住行业发展趋势,不断探索新的方向,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从而在市场上得以立足。

热门评论

马上评论

上一篇: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潜能巨大,年复合增长率达16%

下一篇:浅谈:飞检大背景下,药企如何保持“合规化新常态”

相关产品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制药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查看全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