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制药网 行业动态】在医药行业中,药企“扎堆”的行为并不少见,例如,“扎堆”上市、“扎堆”转型、“扎堆”并购……这些行为不仅仅是反映了行业发展的一个现象,也给医药投资人提供了新的方向。以下笔者就为大家具体介绍下药企的“扎堆”行为。
“扎堆”上市
根据米内网的数据统计,在2017年,共有41家医药企业登陆A股,其中,第三季度上市数量多,共有18家,到了第四季度仅有5家,而一品红在11月16日上市后,再无医药企业上市。
据统计,2017年还有超过80家的公司IPO审核未获通过,特别是近几个月,零过会、高否决率传递出审核从严的监管信号。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否决率上升反映了新一届发审委的监管审核思路,尽管发行审核环节有所提速,但并不意味着拟IPO企业可以大批量地迈入资本市场。因此,对于药企而言,上市不能操之过急。
“扎堆”转型
在国家大力倡导体现医疗服务价值、探索医改的政策背景下,福瑞股份正探索一个全新的慢病管理模式。据相关人员介绍,“福瑞股份现阶段不打算将过多精力投入新药研发,而主要目标是做好医疗服务。医疗服务成长性很好,未来将成为福瑞股份的主业。”信邦制药宣布终止旗下一耗时13年的新药研究及注册,而是致力于成为医疗服务集团,还有阳普医疗、华仁药业等也在向医疗服务领域延伸。
从目前来看,向医疗服务转型或者延伸的医药企业不在少数,如复星医药、阳普医疗、华仁药业等。一位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这是由于医药改革导致医药企业利润空间下降,而且新药研发费用在不断攀升,加之行业内的竞争日益激烈,很多医药上市公司在医药业务板块之外寻求外延式的增长。
“扎堆”并购2016年以来,中国药企在出海“扫货”上频频发力,且出手皆为“大手笔”,并购金额纪录刷新频率之快。像复星医药、三诺生物、人福医药、华润集团等都相继进行了海外并购。
针对此现象,有分析人士指出,中国药企进行海外扫货,很大程度上与国内低迷的股市以及经济增速放缓有关。此外,国内能上市的医药企业基本都已经上市,能并购的标的也都已经被并购,几轮之后,的并购标的日趋减少,这也促使国内资金流充足的药企纷纷开拓海外市场。
结语:药企扎堆的行为还有很多,这里只列举了一部分。“扎堆”有好有坏,好的话例如“扎堆”研发,这是一个好现象,不仅能体现药企研发的积极性,也能为制药行业提供发展动力。当然“扎堆”也有不好的行为,比如2月8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第三批过度重复药品提示信息的公告(2018年第16号)》就指出,有298个药品,属过度重复。相关药企和研发单位,要充分了解市场供需状况,科学评估药品研发风险,慎重进行投资经营决策,莫“扎堆”。因此,药企不管做什么都要结合自身实际和市场实际,理性选择、理性行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