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制药网 编辑视点】在喧嚣忙碌的现代生活中,熬夜已是家常便饭。近日,文艺版熬夜的英文翻译,“To steal some hours from the night”在网上传播开来。这句的翻译正是出自96岁的翻译家许渊冲口中。在新一期的《朗读者》节目上,许老向人们诠释了什么是“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世人虽然看到了许老译作等身,但往往没有看到他“偷”时间。当人们沉浸在梦境中时,许老则携着轻盈灵感,恣意神游在莎士比亚的名著中。在这个过程中,他忘掉了年龄,忘掉了“多只能活7年”的医学判断,提着漫长岁月也无法冷却的热情,洒向一个个跳动的文字中。
许老成功的背后是“偷”时间,以及对翻译事业的热爱和坚持。其实,任何的成功都离不开对时间的把握,以及心中的那份热爱和坚持。在医药行业中,研发是考验资金的投入,也是考验热爱程度和坚持的一个领域了。众多医药企业和科研人员拿时间作为“赌注”,将热血洒在了这片等待开发的土地上。
(药企如何离创新药近一点? 光有资金可不够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创新药的研发不仅难度大,而且新药研究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不少医药企业都折戟而归,真正坚持下来的却凤毛麟角。药学专家刘昌孝院士表示,经过近10年的发展,我国创新药的研发虽然与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与医药强国之间依然存有较大的差距。目前,我国对医药总体贡献率小于5%。
刘昌孝认为,造成差距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投入太少,二是自主创新能力低。笔者认为,投入太少包括金钱,也包括时间。而自主创新能力低则表现在对药物研发为关键的靶点上的攻坚克难,以及对创新的坚持。
的医药行业中,可谓是强手如云。世界制药巨头纷纷斥巨资投入医药研发中,一旦成功,往往就能形成“重磅炸弹”式新药,并获得高额的利润回报。为什么这些制药巨头对新药研发“乐此不疲”?因为药品保护一旦过期,短期内的销售收入很有可能骤减。因而不失时机地和连续不断地投入到新药研发是药企们永恒的主题。
反观我国的医药行业,市场上大部分还是以仿制药为主。迫于金钱和生存的压力,国内药企们往往选择对创新药“敬而远之”,早期的热情也早已消失殆尽。针对国内创新药研发不足的现状,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来提高药企们的积极性。《化学药品注册分类改革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等都在一定程度上给创新药的研发给予了政策支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丁健曾表示,中国是人口大国,是第二大医药市场,必须要有自己研发的新药。因此,药企的执行力至关重要。研发是一个漫长且艰难的过程,研发资金固然重要,但时间也不能忽视,学会“偷”时间是药企研发之路上的一个重要策略。在越短的时间内研发成功,药企收获的也就更多。
此外,就是热情和坚持。研发过程除了漫长还有枯燥,不断失败,不断重头再来都是对企业和科研人员的挑战。能否坚持下来,热情占有很大的比重。面对重重险阻,除了坚定信念,还要将心中的热情之火加足燃料。
不过,在随着政策的出台实施和药企们对新药研发投入力度的增强,我国创新药的格局也在日益发生着改变。有专家表示,新药研发正步入新时期,创新药也正在崛起,药企们还需对未来充满信心,永远创新才能永远抢占先机,形成核心竞争力。相信未来几年,在政府和本土药企的共同努力下,国内创新药格局将会有较大改观。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