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进行不锈钢储罐焊接的工艺评定?
评定目的与标准依据
目的:不锈钢储罐焊接工艺评定主要是为了验证所拟定的焊接工艺是否能够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使用要求。通过工艺评定,确定合适的焊接工艺参数,保证焊接接头在力学性能、耐腐蚀性等方面达到预期目标。
标准依据:评定过程要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如 GB/T 47014 - 2011《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该标准规定了焊接工艺评定的规则、试验方法和合格指标等内容,是进行不锈钢储罐焊接工艺评定的重要依据。同时,在一些特殊行业,如食品、制药、化工等,还可能需要满足行业特定的标准或规范。
评定准备
焊接工艺规程(WPS)拟定:根据不锈钢储罐的材质(如 304、316L 等)、厚度、结构形式和使用要求,拟定初步的焊接工艺规程。WPS 应包括焊接方法(如 TIG 焊、MIG 焊等)、焊接材料(焊丝、焊条的型号和规格)、焊接参数(电流、电压、焊接速度、气体流量等)、坡口形式、预热和后热措施等内容。
试件准备:按照拟定的 WPS 要求准备焊接试件。试件的材料应与实际储罐的不锈钢材料相同,并且在尺寸、厚度等方面要满足评定标准的要求。试件的形状通常包括板状试件(用于对接焊缝评定)和管状试件(用于环焊缝评定)。同时,要确保试件的加工精度,如坡口的制备应符合规定的形状和尺寸,表面清洁无油污、铁锈等杂质。
焊接设备与人员准备:选用合适的焊接设备,并确保设备状态良好,能够按照设定的参数稳定工作。焊接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熟悉不锈钢焊接工艺和评定要求。
焊接过程控制
参数记录:在焊接试件过程中,严格按照拟定的 WPS 进行操作,并详细记录实际焊接参数。这些参数包括焊接电流、电压的实际波动范围、焊接速度的变化情况、气体保护焊的气体流量等。记录这些参数有助于后续对焊接工艺的分析和验证。
焊接顺序与操作规范:对于多道焊或多层焊的试件,要按照规定的焊接顺序进行操作。同时,要遵守焊接操作规范,如控制层间温度、清理层间熔渣等。在焊接过程中,应避免出现焊接缺陷,如气孔、裂纹、未熔合等。如果出现焊接缺陷,应及时分析原因,并在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修复。
检验与测试
外观检查:焊接完成后,首先对试件的焊缝进行外观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焊缝的形状(应饱满、均匀)、尺寸(余高、宽度等应符合要求)、表面质量(无裂纹、气孔、咬边、未焊满等缺陷)。外观检查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外观缺陷,要分析原因并判断是否影响焊接工艺评定的结果。
无损检测:根据储罐的设计要求和评定标准,对试件进行无损检测。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有射线检测(RT)、超声波检测(UT)、磁粉检测(MT,适用于磁性不锈钢)和渗透检测(PT)。无损检测的目的是检查焊缝内部是否存在缺陷,如内部气孔、夹渣、未熔合等。检测结果应符合相应标准规定的合格级别。
力学性能测试:从焊接试件上截取试样进行力学性能测试,主要包括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和冲击试验(根据储罐的使用条件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冲击试验)。拉伸试验用于测定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确保其不低于母材标准规定的下限值;弯曲试验用于检验焊缝的塑性和致密性,观察试样弯曲后焊缝处是否有裂纹等缺陷;冲击试验用于评估焊接接头在低温或冲击载荷下的韧性。
金相检验与耐腐蚀性测试(可选):对于一些对焊接质量要求较高的不锈钢储罐,如在强腐蚀环境下使用的储罐,可能需要进行金相检验和耐腐蚀性测试。金相检验可以观察焊缝的金相组织,检查是否存在有害的金相缺陷,如粗大的晶粒、过热组织等。耐腐蚀性测试可以采用浸泡试验、电化学测试等方法,评估焊接接头在特定腐蚀介质中的耐腐蚀性能。
评定结果判定与报告编制
结果判定:根据检验与测试的结果,按照评定标准判定焊接工艺是否合格。如果各项检验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则焊接工艺评定合格;如果有任何一项指标不符合要求,则评定不合格,需要分析原因,对焊接工艺进行调整后重新评定。
报告编制:编制详细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评定任务的来源、评定依据的标准和规范、试件的材料和尺寸、焊接工艺规程(WPS)、实际焊接参数记录、检验与测试结果、评定结论等信息。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是证明焊接工艺可行性的重要文件,应妥善保存,以备后续查阅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