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乳新进展
时间:2010-04-08 阅读:4426
作为肠外营养组成成分之一的脂肪乳可为机体提供能量并能防止体内必需脂肪酸的缺乏,这在临床实践中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脂肪乳一般是用从大豆油中提取的长链甘油三酯和蛋黄磷脂制备的。与长链甘油三酯(LCT)相比,中链甘油三酯(MCT)用于肠内营养时,其溶解性好,可较快的吸收入血浆,氧化快,且不需要肉毒碱就能进入线粒体。MCT 可与 LCT 混合后经静脉输入,也能以结构型脂肪乳的形式输入。在结构型脂肪乳中,其甘油三酯单个分子内就含有中链及长链脂肪酸。与LCT一样,输入 MCT 后会伴有脂蛋白微粒的形成,因此,MCT 将与 LCT 竟争脂蛋白酶的水解部位。与 LCT 相比,MCT/LCT 混合乳的血浆清除率增高和下降的报道都有。MCT 的氧化比 LCT 快,而且可以有效的节约蛋白。但也有报道认为蛋白的分解代谢是增加的。MCT 的毒性已被观察到,因此,在给危重病人推荐普遍使用含 MCT 的脂肪乳之前对其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是很必要的。
结构型甘油三酯可望比物理混合的脂肪乳有更低的毒性,而且据报导造成代谢性酸中毒的倾向也不明显。在体外实验的结果表明结构型脂肪乳比混合型能更有效的释放出脂肪酸。但是,在血浆中,脂肪酸的释放很大程度取决于MCT的量本身。目前已进行的临床实验都证明含结构型甘油三酯的脂肪乳是安全的,而且其水解快而*。
饮食中脂肪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它能结合到细胞膜的结构中去。而细胞膜中脂类的含量与性状将会影响到细胞膜的通透性和膜结合酶与受体的性能。膜结合膦脂可被酶刺激而释放出增长链的脂肪酸,这些脂肪酸就是合成烷类物质的前体。在输入 LCT 脂肪乳时,花生四烯酸就被释放出来。
从大豆油中提取的脂肪乳(LCT)富含必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和a-亚麻酸,它们具有 18 个碳原子的碳链。这些脂肪酸是很有效的氧化底物,但它们彼此也竟争 W-6-去饱和酶。在代谢过程中,亚油酸及 -亚麻酸被延长和去饱和。从亚油酸( W 6 系列)衍生的主要脂肪酸是 a-亚麻酸( c18:3 6)、双高 -亚麻酸( c20:3 6)和花生四烯酸( c20:4 6)。从 a-亚麻酸( 3 系列)衍生的脂肪酸是烷酸( c20:5 3, EPA ) 和二十二碳六烯酸( c22:6 3, DHA ),后者在鱼油中含量很高。输入豆类脂肪乳会伴有增长链的脂肪酸的增加,从而导致各种烷类物质的释出。除了 PGI2,凡是从花生四烯酸中衍生的烷类物质都比相应的介质更易于促凝血和促炎症。
饮食中脂肪可产生免疫反应特异调节物,从这一作用重要性的认识引出一种假设,即用鱼油部分取代脂肪乳中占主要成分的 W 6 脂肪酸,并把这种脂肪乳用于应激患者会产生一些正效应,并改善患者的预后。目前,含有鱼油的脂肪乳在国外已经进入临床应用。
输入大豆乳剂将伴随着由于自由基作用于多不饱和脂肪酸而引起的一些产物的生成,也伴随着血浆抗氧化物质,如 VitE 的消耗。 VitE 在大多数脂肪乳中的含量是不足的,因而建议增加抗氧化物质的供应。
脂肪乳的组成是很相似的,但是在脂肪酸含量上也有一些很小的差异。不同磷脂脂肪酸配制的不同会导致各种介质产生的不同。其它一些具有临床意义、与脂肪乳安全性有关的因素还有植物甾醇、溶血磷脂和胆固醇的含量。由于生产工艺和原材料等方面的原因,用相同的油料制备的脂肪乳中上述物质的含量也是不尽相同的。高含量的植物甾醇导致其在循环系统的蓄积--这是一种病理状态,它可造成脂肪在各种脏器沉积和肝功损害。
磷脂中含有一定量的溶血磷脂,这是卵磷脂的水解产物。对所有脂肪乳来说,溶血磷脂的含量将随贮存时间的增长而增加。在血中,溶血磷脂或与循环的脂肪微粒相结合,或与血浆白蛋白相结合。如果一种脂肪乳输入溶血磷脂结合能力下降的病人体内,则“游离”的溶血磷脂将结合到红细胞膜上而导致溶血。溶血磷脂在不同脂肪乳中的含量是不相同的。
脂肪乳不仅能为机体供能,而且还能改变细胞膜组成和调节多种介质的产生,这代表着一项令人兴奋的新进展并激发进一步的研究。但也正是考虑到脂肪乳的各种成分在代谢反应中的多种作用,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一项研究只能致力于有限的几个方面。
2006年,全国100家*医院的脂肪乳输液销售额合计约达3.4亿元人民币,再加上其它医院的脂肪乳输液,估计全国脂肪乳输液总销售额大约有5亿~6亿元
据有关部门公布的统计数字,2006年,全国医药企业累计生产各类大输液达52.6亿瓶,每个中国人平均约有4瓶,而去年美国人均消耗输液仅约0.04袋。
中国使用大输液较多与国情有关。不少中国老百姓相信:去医院“挂水”后病会好得快一些,而口服固体制剂的作用相应要慢一些。相反,西方人却不大愿意接受输液治疗而更倾向于使用对人体更为安全的口服制剂。中西方两种不同的用药观念,决定了我国输液产品市场在今后很长时间里仍将保持增长势头。
国内的大输液生产商数已超过300家,而且输液产品总量的80%均为葡萄糖、氯化钠等基础型低端产品。参与者众多促成了竞争的白热化,再加上产品结构的不合理,更导致了市场价格低迷的不利局面。但由于“大输液加药”进行治疗的模式仍在全国城乡各地医院里盛行不衰,因此,国内大输液市场总体上仍保持着平稳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输液产品的整体效益不是很好,但脂肪乳类输液却成为国内输液类产品中的新亮点。
实际上,适合作为生产脂肪乳原料的植物油并非只有大豆油一种。据研究结果,适合生产脂肪乳输液的植物油除大豆油之外还有麻油、亚麻油、红花油、棉子油、西红花油和玉米油等。此外,富含“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鱼油也是一种的脂肪乳生产原料。去年,华瑞公司正式推出以进口鱼油为原料的ω-3脂肪酸大输液,商品名为“尤文”。“尤文”对严重创伤病人、大手术病人以及处于应激状态下的急症病人有降低过度炎症反应、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减少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等多种作用,属于一种新型治疗性脂肪乳输液产品。自去年上市以来,“尤文”的市场反映良好。
另据报道,日本制药厂商正在加紧研制一种以中国“苏子油”(即紫苏籽榨的油)为原料加工的苏子油脂肪乳输液新产品。苏子油含高达60%的“γ-亚麻酸”成分,是一种出色的不饱和脂肪酸。动物实验结果证实,苏子油脂肪乳输液不仅能为机体提供必需的能量,更重要的是,它还兼有降血脂、降血糖、抗氧化损伤、抗过敏、抗细胞衰老和抗心血管硬化等多种治疗作用。由于紫苏油脂肪乳输液能将提供能量与治疗作用合二为一,因此,日本药学界人士认为,苏子油脂肪乳输液一旦获准上市,必将引发21世纪脂肪乳输液市场的一场“大地震”。
“土特产”大有潜力
我国早已开发出国产脂肪乳注射剂类产品,如康莱特注射剂(薏苡仁油脂肪乳)、鸦胆子乳注射剂和莪术油脂肪乳(主要成分为榄香烯)。其中,康莱特脂肪乳注射剂在国内市场销售良好,2006年总销售额已超过1.5亿元人民币,而且已进入俄罗斯、乌克兰等国的医药市场。据报道,康莱特正在美国做临床试验,由于它在中国、俄国等国家作为抗癌药使用效果良好,迄今尚未发现有任何毒副作用,故有望在美国上市,美国医学界对它充满期待。如果康莱特脂肪乳注射剂能在美国这一世界zui大的医药市场上市,这将是我国中药制剂真正迈向市场的新里程碑。
就治疗范围而言,我国迄今上市的康莱特、鸦胆子乳和莪术油等中药脂肪乳注射剂均为抗肿瘤药物,在国内临床实践中已应用了10年以上时间,销售情况良好。我国有异常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很多中草药均含一定量的植物油或芳香油,如苏子油、香薷油、藿香油、沙棘油、川芎油、当归油、黑加仑油等等,相信从这些中草药中一定可以开发出更多具有治疗作用的新型脂肪乳输液产品。
据有关部门的统计结果显示,过去几年来,国内脂肪乳输液类产品年销售量始终保持在1500万~1600万瓶之间。这是由于脂肪乳大输液的单价较贵,平均每瓶脂肪乳大输液零售价在80元人民币左右,约为基础型大输液的几十倍,故而限制了它在普通百姓中的大量应用。随着我国国民收入的逐年增长,今后无论营养性脂肪乳输液或治疗性脂肪乳输液的临床用量将会越来越多。
过去15年来,我国肿瘤发病率已上升近1倍,所以,抗肿瘤中药脂肪乳注射剂类老产品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诸如新上市的ω-3脂肪酸输液和抗癌中药类脂肪乳注射剂今后销售量还将继续攀升。
据有关部门公布的统计数字,2006年,全国医药企业累计生产各类大输液达52.6亿瓶,每个中国人平均约有4瓶,而去年美国人均消耗输液仅约0.04袋。
中国使用大输液较多与国情有关。不少中国老百姓相信:去医院“挂水”后病会好得快一些,而口服固体制剂的作用相应要慢一些。相反,西方人却不大愿意接受输液治疗而更倾向于使用对人体更为安全的口服制剂。中西方两种不同的用药观念,决定了我国输液产品市场在今后很长时间里仍将保持增长势头。
国内的大输液生产商数已超过300家,而且输液产品总量的80%均为葡萄糖、氯化钠等基础型低端产品。参与者众多促成了竞争的白热化,再加上产品结构的不合理,更导致了市场价格低迷的不利局面。但由于“大输液加药”进行治疗的模式仍在全国城乡各地医院里盛行不衰,因此,国内大输液市场总体上仍保持着平稳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输液产品的整体效益不是很好,但脂肪乳类输液却成为国内输液类产品中的新亮点。
实际上,适合作为生产脂肪乳原料的植物油并非只有大豆油一种。据研究结果,适合生产脂肪乳输液的植物油除大豆油之外还有麻油、亚麻油、红花油、棉子油、西红花油和玉米油等。此外,富含“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鱼油也是一种的脂肪乳生产原料。去年,华瑞公司正式推出以进口鱼油为原料的ω-3脂肪酸大输液,商品名为“尤文”。“尤文”对严重创伤病人、大手术病人以及处于应激状态下的急症病人有降低过度炎症反应、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减少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等多种作用,属于一种新型治疗性脂肪乳输液产品。自去年上市以来,“尤文”的市场反映良好。
另据报道,日本制药厂商正在加紧研制一种以中国“苏子油”(即紫苏籽榨的油)为原料加工的苏子油脂肪乳输液新产品。苏子油含高达60%的“γ-亚麻酸”成分,是一种出色的不饱和脂肪酸。动物实验结果证实,苏子油脂肪乳输液不仅能为机体提供必需的能量,更重要的是,它还兼有降血脂、降血糖、抗氧化损伤、抗过敏、抗细胞衰老和抗心血管硬化等多种治疗作用。由于紫苏油脂肪乳输液能将提供能量与治疗作用合二为一,因此,日本药学界人士认为,苏子油脂肪乳输液一旦获准上市,必将引发21世纪脂肪乳输液市场的一场“大地震”。
“土特产”大有潜力
我国早已开发出国产脂肪乳注射剂类产品,如康莱特注射剂(薏苡仁油脂肪乳)、鸦胆子乳注射剂和莪术油脂肪乳(主要成分为榄香烯)。其中,康莱特脂肪乳注射剂在国内市场销售良好,2006年总销售额已超过1.5亿元人民币,而且已进入俄罗斯、乌克兰等国的医药市场。据报道,康莱特正在美国做临床试验,由于它在中国、俄国等国家作为抗癌药使用效果良好,迄今尚未发现有任何毒副作用,故有望在美国上市,美国医学界对它充满期待。如果康莱特脂肪乳注射剂能在美国这一世界zui大的医药市场上市,这将是我国中药制剂真正迈向市场的新里程碑。
就治疗范围而言,我国迄今上市的康莱特、鸦胆子乳和莪术油等中药脂肪乳注射剂均为抗肿瘤药物,在国内临床实践中已应用了10年以上时间,销售情况良好。我国有异常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很多中草药均含一定量的植物油或芳香油,如苏子油、香薷油、藿香油、沙棘油、川芎油、当归油、黑加仑油等等,相信从这些中草药中一定可以开发出更多具有治疗作用的新型脂肪乳输液产品。
据有关部门的统计结果显示,过去几年来,国内脂肪乳输液类产品年销售量始终保持在1500万~1600万瓶之间。这是由于脂肪乳大输液的单价较贵,平均每瓶脂肪乳大输液零售价在80元人民币左右,约为基础型大输液的几十倍,故而限制了它在普通百姓中的大量应用。随着我国国民收入的逐年增长,今后无论营养性脂肪乳输液或治疗性脂肪乳输液的临床用量将会越来越多。
过去15年来,我国肿瘤发病率已上升近1倍,所以,抗肿瘤中药脂肪乳注射剂类老产品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诸如新上市的ω-3脂肪酸输液和抗癌中药类脂肪乳注射剂今后销售量还将继续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