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网 市场分析】 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s)是一类由单克隆抗体和具有强效细胞毒性的小分子药物通过生物活性连接子偶联而成的新型生物药物。ADC药物成长性较大,数据显示,2017年到2021年,ADC全球市场规模自16亿美元快速增长至5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5.9%,并预计于2021年至2030年仍将以31.2%的增长率持续快速增长。在中国市场,自国家药监局批准头款ADC药物Kadcyla后,国内ADC药物市场于2020年开始增长,预期由2021年起以79.4%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30年将达689亿元。
据了解,为降低成本,提升研发效率,更好地赋能ADC新药研发以及推动产业化进程,越来多的企业开始达成战略合作。
如2023年9月19日,皓元医药与东曜药业便就双在在抗体偶联药物(ADC)领域达成合作。双方合作深化打造覆盖从ADC研发到产业化全流程一站式CDMO服务平台,更好的赋能全球ADC新药研发及产业化进程。
根据协议,皓元医药依托在ADC小分子领域的优势,可以提供non-GMP到GMP的连接子(linker) 、有效载荷(payload)及有效载荷一连接子(Payload-Linker)等
中间体的研发、工艺优化、工艺验证、注册申报、GMP产业化等。东曜药业提供单抗生产与ADC药物CMC工艺开发、原液与制剂生产、灌装,并以GMP标准提供用于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及商业化规模的生产服务;基于上述优势,双方将通过更强大的技术合力共同为客户提供ADC产品前期工艺开发、中间体规模放大和GMP生产服务。
皓元医药与东曜药业双方还将组织联合服务团队,支持客户在进行ADC药物的开发和生产委托时,自前期到后期快速接轨小分子中间体进入偶联工艺开发与生产,获得更全面完善的体验,优化在中间体物料提供方面,额外切换供应所带来的成本与风险,实现开发提速、降本增效,共同打造可持续发展合作模式,更好赋能客户ADC新药研发及产业化进程。
此外,根据梳理,近期迈威生物与药明合联 (WuXi XDC)则共同宣布,双方针对迈威生物多个 ADC 项目签订了长期战略合作意向书。据悉,迈威生物具备 ADC 技术平台与 CMC 开发实力,已有多个创新品种处于临床或临床前研究。药明合联将以抗体偶联药生产技术平台与一体化能力进一步协助迈威生物加速创新药品种在全球研发及商业化布局,降低成本,提升研发效率。
百奥赛图近日则宣布与Myricx Bio("Myricx"),一家专注于发现和开发用于ADC的全新选择性细胞毒载荷的英国生物技术公司达成抗体评估、选择与授权协议。根据协议,Myricx将提供其专有的连接子和载荷,百奥赛图将把它们与RenMice®来源的全人抗体偶联,制成ADC。百奥赛图将以服务的形式对这些ADC进行可行性测试。Myricx在行使选择权后将负责对其进一步开发和商业化。
启德医药于7月份也宣布,以非排他性许可方式授权应世生物使用其核心偶联技术,助力应世生物开发新一代定点偶联ADC药物。根据协议,启德医药将向应世生物提供自主研发的糖链定点偶联技术(iGDC),新型稳定连接子-效应分子技术和智能连续偶联生产技术,助力应世生物开发创新ADC药物,此次协议是双方对候选药物概念验证研究取得成功后的深化合作。而艾德生物近期与阿斯利康达成抗体偶联药物(ADC)伴随诊断合作。
据了解,近年来,ADC药物技术正在不断进步,相关药物也逐渐上市。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球已有15款ADC药物获批上市,治疗疾病涉及淋巴瘤、白血病、乳腺癌、多发性骨髓瘤、乳腺癌、头颈癌、尿路上皮癌等。而截至2023年3月,中国市场获批的ADC药物有7个,分别是罗氏的恩美曲妥珠单抗、Seagen/武田的维布妥昔单抗、辉瑞的奥加伊妥珠单抗、荣昌生物的维迪西妥单抗、Immunomedics的戈沙妥珠单抗(该产品已被云顶新耀退回)、罗氏的维泊妥珠单抗、阿斯利康/第一三共的德曲妥珠单抗。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