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网 市场分析】近日,普方生物(ProfoundBio)宣布完成超5500万美元A轮融资。根据公告,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加速抗体偶联药物(ADC)和免疫肿瘤(IO)治疗新技术平台的开发和应用,并将一系列差异化的产品管线推进至临床开发阶段。
ADC药物,是指采用特定的化学连接方法将抗体和小分子细胞毒药物连接起来的一类药物。由于ADC药物普遍具有耐受性高、靶点识别准确、对非癌细胞影响小、药效显著的同时毒副作用较轻等优点,目前在药品研发领域备受关注。
有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全球已有12款ADC药物获批上市,其中7款用于治疗血液系统肿瘤,5款用于治疗实体瘤。值得一提的是,有业内预测,到2026年,全球已上市ADC药物的市场规模可达164亿美元。从以上可知,ADC药物市场发展空间十分可观。而在庞大的市场前景下,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在这一领域加速布局。受此影响,ADC药物成果也开始加速显现。
今年4月25日,瑞士的一家生物技术公司ADC Therapeutics就宣布,美国FDA已经加速批准靶向CD19的抗体偶联药物Zynlonta(loncastuximabtesirine-lpyl)上市,作为单药治疗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成人患者。新闻稿指出,这是头款获得FDA批准靶向CD19的抗体偶联药物(ADC)。而值得一提的是,瓴路药业通过与ADC Therapeutics公司成立合资公司Overland ADCT BioPharma,已取得Zynlonta在大中华区的开发权益,Zynlonta临床试验已获得我国国家药监部门批准。
近年来在国内,随着本土药企创新水平的提升,其实不少国内企业也开始积极跟进ADC药物研发,包括荣昌生物、东曜药业、恒瑞医药、科伦药业、云顶新耀、百奥泰、浙江医药等多个公司都有产品已经进入临床阶段。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ADC药物起步较晚,因此与国外ADC药物研发进展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而除此之外,虽然近几年国内ADC药物申报的药企正逐渐增加,成果也已开始显现,但国内ADC药物研发靶点过于集中也已成为制约国内企业ADC药物研发的重大问题。具体来看,与国外ADC药物适应症集中度类似,国内ADC药物的适应症也聚焦在肿瘤,尤其是乳腺癌等实体瘤治疗领域。
那对于对于新入局的本土企业而言,又该如何在激烈的靶点竞争中突围呢?业内认为,差异化的靶点及适应症布局将更有助于本土药企拓展更广阔的市场。差异化的靶点选择意味着更优良的竞争格局,且有希望拓展更大的市场空间。
因此,相关企业可以拓展国外比较成熟的CD33、CD19、CD79b、BCMA、Nectin-4等靶点,及各自针对的适应症。而除了靶点和适应症创新外,也可以借鉴国外ADC新型技术,如偶联技术、新型细胞毒素、药物负载提升技术等,来对产品进行创新优化。业内预计,未来拥有先进技术,以及更多靶点药物的企业将在市场上更具竞争优势。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