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网 市场分析】过去,我国医药企业热衷于做me too药和仿制药,随着新药审批提速、创新药医保等政策的推进,医药产业加快朝着创新方向转型升级。当前,全球药企热衷在PD-1/PD-L1、CD19、HER2、VEGF/VEGFR等靶点上扎堆开发,本土药企也不例外。
据了解,由于筛选出具有潜在成药价值的新型靶点,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近年来,一些国内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药企开始寻求与全球药企的合作。
例如,2020年6月9日,信达生物宣布,公司全资附属公司Innovent Biologics(HK)Limited与罗氏集团达成了一项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主要聚焦于研究、临床开发和商业化多个双特异性抗体和细胞治疗产品,这些产品将直接用于血液肿瘤和实体肿瘤治疗。此次合作将利用罗氏的“2+1”双特异性抗体平台,结合信达生物已开发出的高质量的新靶点,打造双抗领域T细胞衔接抗体(T cell engager),覆盖2个产品,有望解决临床未被满足的肿瘤类型,惠及更多患者。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合作是信达生物与礼来继三次进行全面合作之后,又一宗大额的对外合作计划。这也标志着信达生物已建立起一个由中国创新药企与制药巨头之间的全面战略合作,其范围涵盖新药研发、临床研究、生产质量和市场销售等。
从事新药研发的成都先导近日也宣布,公司与专注于衰老疾病药物开发的BioAge的新药研发合作取得重要进展。两家公司致力于针对高价值且具有挑战性的生物学靶点进行新型小分子化合物的发现和开发,该靶点是先天免疫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失调与老年类重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氏病和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据悉,成都先导现已与多家制药公司、生物技术公司、化学公司、基金会以及科研机构建立合作,致力于新药的发现与应用。
业内还普遍认为,在制药研发过程中,AI不仅可以发现新的分子,还可以发现新的靶点。近年来,一些本土药企也开始布局从靶点到临床前AI药物研发闭环,想用人工智能技术挑战传统药物发现中 “不可成药” 靶点以研发新药。
例如,不久前AI药物研发公司晶泰科技参投了“挑战不可成药靶点”的英国生物医药公司PhoreMost,新一轮融资将用于推进PhoreMost在癌症和衰老疾病领域布局的自有与合作药物管线,并依托其蛋白表型筛选平台开发靶向蛋白降解领域的新疗法。其中,一项基于别构位点的PLK1脑癌新药管线预计于2022年进入临床研究。
资料显示,PhoreMost已开发出名为SITESEEKER的新一代表型筛选平台,SITESEEKER基于其专有的“蛋白质干扰”技术(PROTEINi),能系统揭示整个人类基因组中隐匿的可药用位点,并将它们直接与活细胞内的有效治疗功能相关联。通过表型读数,PROTEINi能在活细胞中大规模探索和鉴定模拟药物。据悉,PhoreMost的SITESEEKER平台可以针对任何疾病进行新靶点发现,找到具有治疗潜力的可成药位点,对由于缺少明确的活性口袋而被认为“不可成药”的靶点尤为有效。
有分析认为,目前国内大部分药企的规模偏小,创新水平还亟待提升,同质化竞争严重,同靶点开发竞争异常激烈,本土研发型药企与全球企业进行靶点的交叉研究合作,将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