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网 行业动态】近年来,在医改大势下,国内大部分药企都纷纷开始加速了研发创新的脚步。根据不完全统计显示,目前从事新药研发的中国创新药企数量已从2018年的262家增长至300家以上,增幅高达15%。除此之外,中国医药行业整体的研发投入在近几年也持续上升,研发费用的同比增速已从2015年的 17.08% 提升到2018年的 26.08% 。
但在创新大热的背景下,需要注意到的是,一些热门赛道上的竞争也开始持续加大。以PD-1为例,作为一种广谱抗肿瘤疗法,其已吸引了国内外众多药企入局。据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9月,有4400个PD-1 / PD-L1单抗临床试验在研,包括PD-1/PD-L1单药或与其它药物的组合用药。
而在国内,2020 上半年就有 484 项新药临床试验初次公示。其中,在适应症方面,肿瘤领域新药临床初次公示数量共有257项新药临床试验。综合来看,整个PD-1行业竞争正越来越激烈,厂商之间的价格战也开始逐渐打响。
业内人士认为,药企创新之所以大多集中在肿瘤适应症,主要还是基于抗肿瘤药所面临的巨大临床需求。但在追求创新的Biotech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出下,这样的扎堆创新也将使众多药企在热门赛道上备受压力。那面对创新药靶点扎堆现象,药企又该如何布局来避免呢?实际上,据笔者了解,目前一些传统药企已经开始将部分精力去覆盖一些冷门的创新靶点,甚至是头个的靶点,以避开拥挤的竞争。
以海思科为例,近日其发布公告称,宣布出售其海外控股子公司暨在研项目产品TYK2,本次交易有望获得高至合计1.8 亿美元转让款。除此之外,公告还显示,海思科控股三级子公司 FronThera International Group Limited(以下简称 “FT 集团”)拟将其全资子公司 FronThera U.S. Holdings Inc.(以下简称 “FT 控股”)的全部股权转让给美国公司 FL2021-001, Inc.。这也意味着FL2021-001通过获得FT 控股全部股权进而获得TYK2 产品。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TYK2是一种介导免疫信号的非受体酪氨酸激酶,主要介导IL-23、IL-12和I型干扰素驱动的信号通路。在银屑病、红斑狼疮和炎症性肠炎等免疫相关疾病中均有成药可能性。在大热的JAK赛道中,针对TYK2研发的企业并不多。目前,也尚未有TYK2抑制剂获批上市。
对于在海思科避开热门靶点,通过子公司在海外自主研发,以高达1.8亿美元的价格在海外完成转让;业内认为这是另一种创新模式,避开热门靶点,加码布局“冷门”靶点,或也将有迎来发展机遇。
事实上,国内药企需要去做差异化产品,才能避免创新大热背后隐藏的高风险。当前也已经有众多药企开始不同的创新尝试,除了选择“冷门”有潜力的靶点,做首仿或剂型的创新外,还有企业正通过并购或者license in(授权新药)等方式获得创新药。
总的来说,随着政策、资本对创新药行业的扶持,国内的创新药物研发潮会越来越汹涌。但药企需要意识到的是,“新”不一定全都有价值,而热门靶点也不一定就是好的赛道;疗效和能不能满足临床空白,实现重大替代,拥有市场竞争力,才应该是药企创新时要先考虑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