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网 市场分析】中国医药市场规模正日益庞大,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我国医药市场规模将以14%-17%速度增长,预计到2025年,这一数据将超过5.3万亿元。在庞大的数据背后,中国医药市场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制药巨头表现活跃。
中国生物咨询公司(ChinaBio)数据显示,2020年,跨国公司之间签署了创纪录数量的许可合同,其中包括罗氏、拜耳、艾伯维和辉瑞等众多制药巨头与中国制药公司之间。例如,诺和诺德与华润医药旗下公司将在中国大陆地区通过合约销售模式共同推广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诺泽,旨在进一步提升诺泽在中国的可及性,惠及更多中国患者;瑞康医药与阿斯利康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面对新的医药改革形势,为了能更好地迎接市场的变革,决定建立面向未来、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从合作内容来看,除了临床试验、研发药物和商业化以外,还包括信息交流。2020年,交易数量增长与上年以及2015年相比分别增长了近50%和超过300%。
除了与本土公司进行合作以外,制药巨头也在积极布局中国市场,将更多创新药、新适应症引入中国市场。例如,诺和诺德启动“ 中国同创”计划,推动中国加入同步临床研究,让中国患者同步受益于创新药。另外按照诺和诺德的计划,其将在2025年前加速多款创新药在中国上市进程,计划引进的创新药治疗领域除糖尿病外,还包括肥胖、血友病等。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诺和诺德已开始寻找国内的研发合作伙伴。到2021年,诺和诺德将与全国20家医院实现临床试验基地共同建设。
无独有偶,按照武田在中国的未来规划,未来3到5年,将有超过15个新药获批,超过10个或区域品牌的新适应症获批。在同步新药开发的基础上,中国患者将不再像过去那样,比晚5到7年才能用上创新药。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随着集采常态化、医保谈判等政策推进,面对中国市场新的医改环境,制药巨头也存在一定的压力,对此各大药企动作频频,包括调整架构、人事变动等。例如,2021年,默沙东宣布自1月18日起,现数字化交互与转型部门负责人韩杰生被任命带领糖尿病事业部、零售和经销商管理团队,其现任职务由崔晓玲接替。另外,定价、商保和KAM部分则划归市场准入和公共政策负责人王晓晔管理;辉瑞公司中国区总裁年初也发布了邮件,称将基于产品的类别和生命周期、增加经理人的管理幅宽,简化工作的原则来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新架构将于2021年3月1日正式生效。
在业内看来,中国新医改的背景下,跨国药企持续承压,为了应对这种压力,并积极争取中国市场,诸多跨国药企才纷纷调整了企业架构,在资源及人事上进行“大动作”。长远来看,老龄化之下,中国市场规模之庞大,增长之迅速,依然能够引起巨头们的兴趣,预计未来3年内中国市场将超过美国。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