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网 行业动态】CAR-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中文全称叫做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是细胞治疗领域中非常热门的分支疗法之一。简单地说,CAR-T疗法是通过基因改造技术,在T细胞(人体内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上加入一个嵌合抗原受体,从而让免疫T细胞不仅能够特异性地识别癌症细胞,同时可以激活T细胞杀死癌症细胞。
根据多家市场调研机构及商报预测,未来五年内(至2025年)CAR-T市场CAGR介于34.5-58.5%之间,2025年市场规模介于52.5-87.2亿美元之间。
因此,由于Car-T疗法为代表的细胞及基因治疗具有更有效,更低毒,更广谱等优势,以及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近年来其研发进展迅速。目前,除了已上市的Yescarta®和Kymriah®外,另有两款CAR-T疗法在2019年底向美国FDA递交了上市申请。
我国从2016 年起,国内医药巨头就已经陆续通过和海外成熟CAR-T产品公司合作,将 CAR-T产品引入国内。2016 年 4 月, 药明康德宣布和 Juno Therapeutics 在上海成立合资公司药明巨诺,共同开展 CAR-T 和 TCR 疗法的研发和生产。2017 年 1 月, 复星医药宣布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成立中外合营企业,在中国引进 Kite Pharma 的 CAR-T 治疗产品 KTE-C19 等。2018 年 9 月,诺华与西比曼生物科技集团(CBMG) 宣布达成战略许可和合作协议,为中国患者生产制造 CAR-T 细胞治疗药物。
有业内专家曾表示,中国的技术存在便捷性的特点,加之病人数据的优势,随着国家政策的放开,大量资金已经或者正在涌入细胞免疫治疗领域,中国有希望实现弯道超车,占据很大一部分市场份额。
事实上,目前国内CAR-T临床研究的确正呈“理性”增长趋势,2018年至今,临床研究共有148个,涉及的临床在研CAR-T品种共计131个,其作用靶点主要集中在治疗血液瘤的CD19靶点,其次是治疗实体瘤的BCMA和Mesothelin靶点。
综合来看,在开发靶点中,研究较多的是治疗血液瘤的靶向CD19的品种,其次是治疗实体瘤的靶向BCMA和Mesothelin的品种。其中,国内针对CD19的CAR-T品种多达50余个,占所有试验的近70%。进展较快的是国外已上市的Yescarta®,国内暂定名为益基利仑赛注射液,目前已在国内申请上市。此外,有5个中国1类品种处于临床II期。
其次,国内针对BCMA的品种共计14个,其中南京传奇(金斯瑞子公司)的研发实力较强,其靶向BMCA的CAR-T品种LCAR-B38M在美国已经进展到临床III期(NCT04181827)。据悉,2017年12月,杨森获得与南京传奇共同开发、生产和销售LCAR-B38M的化权益。
另外,在实体瘤治疗方面,以间皮素(Mesothelin)为靶点的CAR-T临床试验数量也不少。当前靶向Mesothelin的CAR-T品种共计有5个,其中进展较快的是上海细胞治疗研究院的PD-1Antibody Expressing mesoCAR-T Cells和浙江大学的Anti-MESOCAR-T cells,两者均处于临床I/II期。
总的来说,在CAR-T方面,国内正呈现百花争鸣的局面,国内有近百家不同规模的公司都在从事自主或合作研发。未来,免疫细胞治疗将成为一片红海市场,早一步上市的产品可占有抢占市场的先发优势。若能先外资企业产品在国内上市,更有利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