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医药新格局逐渐形成,具备创新和成本控制能力的药企被看好

来源:制药网
2020/8/14 9:05:4938622
  【制药网 市场分析】8月7日,上海市发布通知,鼓励公立医院将未纳入国家和市级带量采购的药品纳入集中议价采购范围。业内分析认为,随着第三批国家集采以及地方集采的推进,意味着集采常态化的开始,医药行业新的格局逐渐形成,未来还会出现更多过评的药品被纳入集采。
 
  对于中标药企而言,短期来看,可能以低价换得大量的市场份额,但对于原本就具备较大市场份额的企业而言,被集采的药品在守住市场份额的同时,可能会出现营收下降的情况。对于这类药企而言,看的是产品管线,倘若药企有其他重磅产品跟上,则不会受太大影响;反之,增量不增收,会产生一定影响。而对于原本市场份额不高,却成功中标的药企尤其是中小企业而言,则是一个“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长期来看,中标企业在市场份额提升的同时,随着规模效应的逐渐显现,药品不断放量,未来销售的利润也将不断提升。而就未中标企业而言,对于产品市场大蛋糕只能“看”,不能“分食”,明显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行业人士认为,可见,在医药行业新格局之下,具备产品创新和成本控制能力的制药企业将被看好,包括中生制药、药明生物等。
 
  其中,中生制药创新能力强,且产品线丰富,具备多款重磅产品。截至8月5日,公司已获得20种新产品及适应症的申请批准,完成今年目标67%。业内预计未来三年内,每年有超过30种新产品及适应症获批,加上与创新药公司及CRO企业的潜在合作,有望进一步丰富研发产品线。
 
  行业人士分析指出,第三批集采对中生制药影响中性甚至正面。据悉,公司有12种药品涉及第三轮全国药品集采,其中五种为19年及今年获新药简略申请(ANDA)批准的品种。估计集中采购有效取代药品竞投,对集团未来影响中性。
 
  中金发表研究报告指,中生制药将于月底公布上半年业绩,预期收入有单位数增长,符合市场预期。
 
  药明生物则一直致力于提高技术平台规模能力建设,加快生物药从发现、开发到商业化生产的全过程。在研发投入方面,2019年研发支出达到总收入的6.5%,其中WuXiBody和抗体药物偶联物(ADC)这两大技术平台于2019年分别签订了13个和9个新项目。报告期内,集团的抗体偶联药物原液和制剂厂(DP3)投入GMP商业化生产,并与浙江医药子公司新码生物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支持新码生物ADC候选药物ARX788的III期临床研究及大规模商业化生产。集团平台上正在研发的28个抗体药物偶联物(ADC)项目中,有13个项目已进展到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阶段。
 
  7月29日早间公司发布了正面盈利预告,预计2020年上半年所取得的归属于公司权益股东的利润将同比增长58%以上。另外在今年6月份,药明生物在投资者日透露,预计其上半年收入增长约10%。
 
  针对利润增长的原因,药明生物在公告中提到:集团开展有效的业务连续性计划,以尽量降低公共卫生事件对其业务及运营带来的影响;集团研发管线引入更多客户项目,支持客户加快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潜在疗法的开发及生产;集团现有产能利用率的提升,部分被新生产基地产能爬坡及随着集团业务增长而增加的行政开支所抵销;以及投资、外汇、往年退税收益及取得其他营业外收入。

热门评论

马上评论

上一篇:国内百亿抗抑郁药物市场,又将迎来新入局者

下一篇:医药产业如何做大做强?业内:需巧做“加减法”

相关产品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制药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查看全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