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网 市场分析】前段时间,《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发布,其中明确提出,要深化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制度改革。坚持招采合一、量价挂钩,实行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对此,业内纷纷表示,未来我国大多数药企都将面临“价”和“量”的双重考验。
事实上,近年来带量采购通过明确采购量、价低者中标的形式,正不断加速仿制药药企之间的市场化竞争。为了能够获得国家药品集中采购的大订单,大部分药企只能接受“以价换量”的结果。但同时这也导致了部分药企利润大幅下降,市场进一步缩小等情况出现。因此,带量采购后,国内药企发展的机会在哪里?也日渐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目前,从行业大环境来看,医药产业未来发展主要有两条路径。其一是精细化工,专注于做仿制药,并尽力满足现在医保买单需求:仿制药质量可靠,有稳定的生产能力,且价格足够低。所以,降价已经是必然,对抗降价不现实。仿制药利润空间只会被一再压缩,依托在这些品种盈利的销售人员调整、失业是必然。但除了危机之外,机遇当然也是有的。利润空间虽然被压缩,可风险变小,利润也稳定。
其二是做创新,基于中国患者疾病谱和疾病需求的创新。只要不符合此逻辑需求的企业都会退出市场,被市场所淘汰。这部分需求会吸引医药投资、药企和越来越多的医药人,相信在这方面做投入的药企和医药人也会迎来新发展。
此前,在新医改发展过程中,业内淘汰落后产能说法络绎不绝,甚至有人说未来中国只会剩下不到几百家企业。但实际上从国家药监局统计数据来看,药企并没有大幅减少。据国家药监局统计数据,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
原料药和制剂生产企业4875家。5年后,这一数据变为截至2018年11月底,全国共有原料药和制剂生产企业4441家。数量变化不多背后,其实就是创新药企的增多。而创新药企的增多其实也代表着,看好这个领域发展的人很多。
当下,国内药企要想获得发展的机会,先要做的就是跳出短期的政策看大发展逻辑,坚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战略,思考在未来十年后要成为怎样的企业,以及现在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其次,在整体大降价的环境下,在外资创新药以及仿制药蜂拥而入,医药市场竞争已经变成竞争时,国内企业需要积极寻找降低成本的路径,并在的竞争中积极寻找生存、弯道超车的机会。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