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制药业掀起跨界热潮 药企玩得起吗?

来源:中国制药网
2016/11/29 15:21:0721861
  【中国制药网 编辑视点】在现代的日常交往中,“圈子”已不再局限于现实,更多人的“圈子”似乎都在向互联网靠拢。而在涵盖众多领域的阿里眼中,社交一直是待啃却又难啃的骨头。如今,这个“骨头”就掉到了支付宝的碗里。

(支付宝试水社交圈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近日,一则“支付宝流传‘大尺度’照片”的新闻在网上迅速传播。“炒作”、“低俗”这些含有贬义的词汇成了人们对支付宝“圈子”的印象,不过,随之而来的还有极高的话题热度。有媒体就此评论,“‘圈子’功能开发在走向偏途,如果只求‘眼球’效果,那迟早会走向没落。”部分网友也吐槽,“支付宝还是做减法吧,做个简简单单的支付工具就好。”

  回顾阿里的跨界路,影视、音乐、旅游、健康等都已做得“风生水起”,不过社交圈却让阿里的跨界道路受到了阻碍。可虽然阻碍重重,阿里似乎还是没有放弃“社交梦”,由此也看出,这当中的利益链条之长,阿里平台野心之大。

  说到跨界,在制药行业中,一些药企为了扩大市场,延伸产业链也会选择跨界。笔者了解到,在前不久举行的2016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上,阿斯利康中国总裁王磊就表示,作为一家外企,阿斯利康将助力中国医药转型升级,把创新药和健康物联网本土化的战略贯彻到底。王磊还表示,企业将和二代基因测序、生物试剂诊断、医疗器械制造、互联网医疗、挂号网等跨行业、多领域的伙伴开展合作。阿斯利康将多方协力,打造商业创造中心。

  跨国药企在进军新的领域开辟中国市场,本土药企也不甘示弱。对于跨界较为成功的江中集团来说,做保健品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江中集团在继猴姑饼干、猴姑饮料和蓝枸饮料后,又推出了猴姑米稀。不难看出,这些产品基本都围绕着一个方向,就是“江中食疗”。据企业2016年中报显示,保健品及功能食品已经成为江中集团的主要方向之一。

  不过,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案例,例如饮料市场。饮料的推陈出新可比新药的上市快得多,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消耗上也远不及医药行业。因此,很多药企为了寻找更多的利润增长点开始布局饮料产业,但鲜有成功者。

 
(制药业掀起跨界热潮 药企玩得起吗?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据悉,去年4月,人福医药就曾推出清慕三花凉茶,前期投资3亿元;天士力在云南普洱建设的工业示范基地总投资45亿元;同仁堂则推出凉茶和玛咖乌龙茶两款草本饮品。如今看来,消费者熟悉不过的还是那句“怕上火就喝王老吉”了。

  隔行入隔山,药企进军饮料市场,与其熟悉的制药业务相比,渠道、营销都存有很大差别。这种行业间的差别,也在跨界结果中体现出来。针对该现象,中国品牌研究院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朱丹蓬认为,“饮料行业的市场营销早已进入高度竞争的状态,一些药企在这方面并没有优势,甚至处于明显落后的状态,战略布局也比较欠缺,对市场经济的应对能力也相对较弱。”

  而随着人们保健意识地增强,保健饮料市场也日益火热,朱丹蓬对此建议,“药企如何匹配市场才是关键,包括产品、渠道、市场等多方位的匹配。就目前来看,不少药企并没有相应的营销、战略与之匹配。”

  由此看来,任何一个企业的跨界之路都不是那么通畅的。于阿里试水社交圈来说,且不谈这一模式能否撬动用户关系链,关于平台的运营和完善,阿里还需多补课。于药企来说,跨界日益兴盛,有时候加法做多了可能还事得其反。面对这种现象,药企应该在做好本营业务的基础上进行相关资源的整合,寻找平衡点,拓宽营销渠道,优化营销模式,由此打通产业链条上的各节点,从而创造新的盈利空间。

热门评论

马上评论

上一篇:秉承“硬骨头精神” 药机业也要“革命”

下一篇:全自动生产线“飞”进药厂 中国智慧制药将“加速度”

相关产品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制药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查看全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