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药网 编辑视点】就业市场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经济运行情况的“晴雨表”,正值春节节后企业员工流动旺季,很多企业生产经营难免受到一定影响。笔者获悉,刚刚落幕的2016年河南省春季大型综合人才招聘会,释放了一个信号:2016年生物制药、市场营销、计算机成为三大吃香岗位。
招聘会现场
市场行情:生物医药行业人才需求量增大
透过这张“晴雨表”,业内人士表示,生物医药行业异军突起,对人才的需求逐渐扩大,并拔得用工需求行业。
河南省人才交流中心副主任卢宇分析,受到环境污染等多因素影响,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催生了人们对于生物保健、医疗医药的整体需求。无论是生物技术研发人员还是基础性岗位的医药代表,生物医药医疗业的需求人才数量都在明显增加。
发展现状:生物制药产业起步晚 发展较落后
生物药物主要包括治疗性蛋白、单克隆抗体药物、分子诊断试剂、新型疫苗等。目前,生物药物在肿瘤治疗、激素缺乏治疗、分子诊断、预防性疫苗等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肿瘤、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治疗领域,生物药物已经与传统化学药物展开了直接、全面的竞争。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生物技术异军突起,欧美在开发研制和生产生物药品方面成绩斐然,韩国、日本在亚太国家中发展较快,同时,东南亚范围内生物仿制药企业也发展势头良好。我国生物制药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逐步缩短了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物制药起步晚,仍然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
目前,我国生物制药产业资金短缺、研发力量薄弱、缺乏产业化机制、科研成果转化率低,而作为生物医药领域内重要部分的中成药产业在上发展步履维艰,生物制药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难题。
深度透视:人才培养不足成当前危机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为何会落后于其他国家?起步晚是一方面原因,但是更重要的因素是人才短缺,创新不足。专家表示,人才培养不足是当前生物制药产业面临的危机。我国生物制药公司对创新研发重要性认识不够,对人才及产品研发资金投入不足,大多仍集中在生物仿制药领域。
目前,整个行业的科技人才都处于“青黄不接”的阶段,人才危机正在生物制药行业蔓延。首先,高校中针对生物制药的专门研究人才培养不足,而生物、制药相关的通用人才大量过剩;
其次,生产经营人才培养较为低端,本科及以上学历教育偏向理论教育,而专科学校生物制药的毕业生虽然众多,但水平有限;
第三,人才地区分布不均,而各地纷纷建设生物制药基地,带来大量需求,但很多地方并不具备良好的人才基础;
第四,各地政府主要的人才引进主要针对人才,人数并不多,而且很多人才都携带技术,选择自主创业,不能为国内企业服务,加上在人才引进之后的培养和支持方面较弱,使得很多人才引进后流失,或是没能真正发挥作用。
这一系列问题导致生物制药行业的人才供求陷入不良循环。面对这种不良循环,生物制药产业应该对症下药。
对症下药: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我国生物制药产业人才供应不良循环,企业应积极探索良方。如企业、高校发挥合力,变通用人才为专门人才;不断改善人才引进的配套措施;鼓励企业创新,从靠政策吸引人才转变为靠产业发展吸引人才;人才引进从重视数量到注重人才保留;企业间加强合作沟通,为人才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等。
面对人才培养不足问题,业内人士指出,比拼资金实力吸引人才,国内企业处于下风,从人才培养源头入手,完善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或是符合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实际对策。而此时政府应推动科研院所及高校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扮演好关键角色。
笔者获悉,为打破生物医药行业队伍建设瓶颈,上海已经展开相关人才培养计划。如上海市政府部门协调指导有条件的生物医药建立“技师工作室”,积极推动生物医药行业企业建立和完善职工技能培养、使用激励、晋升序列等方面的长效机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面对当前生物制药产业人才缺失的现状,政府、企业以及高校应充分发挥合力,建立合理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生物制药产业储备更多人才,从而推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向更高的层次迈进,为大健康产业做好铺垫。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