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医保基金“穿底”危机不容小觑

来源:医药界
2015/3/18 10:09:264502
  导读:去年初,人社部就提出警告多省医保当期收不抵支,有“穿底”危机。一方面是随医疗费用“水涨船高”而增加的基金支出,另一方面是持续攀升的城镇职工医保增收压力,医保基金“穿底”危机不容小觑。

表面看医保基金结余畸高7000多亿花不出去,实际上是与统计口径有关。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褚福灵分析认为,职工医保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统筹基金现收现付,而个人账户则是储蓄性质,归个人所有,这部分钱大概占医保基金全部结余的四成。因此,如果仅从统筹基金看,有些地区可能已经出现了当期收不抵支的情况。未来这种压力还会持续加大。

  医院经费补偿的压力

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公费、劳保医疗制度,医疗投入由政府全额提供。在这个制度下,由于患者无需支付医疗费用产生医疗服务的过度需求,导致医疗费用的上涨和医疗保障资源的浪费,因此政府的财政无以为继,终无疾而终。

改革开放后逐步引入市场化机制,医疗保障体制由四个利益体构成:政府、社保机构、医疗服务需求方和医疗服务提供方。在此模式下,中国政府对医疗机构的投入逐年减少。

目前,在中国公立医院的收入构成中,政府补贴的比重较低,全国平均水平一般在8%上下,导致医疗机构“以药补医”成为必然选择。如今要破除“以药补医”,一个选择就是增加政府投入。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我国的人口众多,预计到2020年达到15亿。

因此,我国在经济上是不具备足够的实力,再回到之前的制度时代。除了公共卫生,医疗市场的市场化成为必然选择。

药费不降,大规模上调医疗技术服务费风险太大

当下中国医疗收入中,药品加上耗材占比达到60%以上,多的达到70%到80%,再加上各种设备检查费,真正体现医生技术价值的收入包括挂号费、查房费、手术费等占比不到10%。这些技术性费用的收费标准多是二十多年前定的了。比如挂号费用医院主任医师5-8元,即使按华西医院近日的调整方案提高5倍,也不过30元,手术费也是如此,要补偿医院收入真是杯水车薪。

要真正实现对医院的补偿必须大规模提升医疗服务费用,但政府又担心到时药费没降下去,反而导致整体医疗收费大幅增加,老百姓意见会更大,局面更不好收拾。因此,在药费没真正降下来之前,大规模提升医疗技术性收费并不现实。

热门评论

马上评论

上一篇:取消药品顺加提成 二次议价动力大增

下一篇:原材料猛涨 阻碍中医药推广应用

相关产品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制药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查看全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