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石化产业结构正在进行调整。传统行业去产能已经取得一些效果;合成材料、专业化学品、精细化学品等附加值较高的行业产业增长;基础化学原料增速放缓;石化产业集群化,中西部地区增长速度较快。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产业增长率变化快。“十五”到“十二五”期间,我国石化产业产值每年都呈增长态势。2015年由于油价走低有所下降,2016年有所回升。虽然我国石化产业发展的大趋势没有问题,但增长率变化太快,到了20%,仅为百分之几,而国外发达国家原材料工业增长率基本保持在高于经济增长率2%~3%的水平。说明我国石化产业的发展仍然不够稳定和成熟,仍未进入到有规律的发展阶段。尤其是增长率较高如果与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不匹配,产业的高速增长会带来过剩产能,不仅浪费资源和投资,还会造成增产不增效。
其次,产业在不同消费领域中的应用比例出现变化,主要应用从农业、纺织轻工发展到汽车、机械、电子、电子信息、城市建筑等领域。从1987~2012年石油化工在20个消费领域中应用比例的变化看,2012以前,化工销售应用比例很大程度是在农业领域,2012年之后,这个比例下降了一半以上。化工销售应用更多进入到相关工业领域。
第三,产业体系经历重构。产业体系重构的动因来自产业价值、原料供给、技术能力、需求格局和经济体制的变化。我国石化产业已从生存型阶段进入生活型阶段,下一步将进入到生态型阶段。
第四,需求格局还未进入成熟阶段。20%的石化产品创造了产业增加值总量的80%(“二八定律”)。未来的需求格局可能发生一些变化,靠大规模需求增长拉动化工原材料需求的可能性不大了,需求将更多转向应用性和绿色环保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