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消除食品包装药品包装印刷油墨的危害——广州标际
时间:2012-06-14 阅读:1349
如何消除食品包装药品包装印刷油墨的危害
广州标际 溶剂残留量检测 溶剂成分检测 溶剂纯度检测 药包材异味检测 气相色谱
说到食品安全,有一个问题不能’忽视,那就是食品包装问题。食品包装发生卫生质量问题,印刷是关键因素之一。油墨
苯是如何威胁健康的很多食品包装上都印有五颜六色的精美图案。可是,印制图案的油墨大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苯。在2005年的一次专项抽查中,国家质监稽查人员随机确定了七家生产复合型食品包装膜的塑料彩印企业,每一家企业都分别抽取了两份样品进行送检。一份送往位于兰州市的甘肃省产品质量检检验中心,另一份寄往位于成都的国家包装制品质量检验中心。七个样品中有五个被检出苯残留超标,涉及了牛肉干、奶粉、糖果、卤豆干、薯片五种食品的包装。其中zui为严重的是一家名为甘肃森杰包装有限公司生产的奶粉袋,苯残留竟然、远远超出国家标准。如果投入生产,就相当于把奶粉装进了剧毒的口袋。
为了把浓稠的油墨快速印制在用于食品包装的塑料薄膜上,生产包装袋时,企业需要在油墨中添加一种起稀释和促进干燥作用的混合溶剂。由于我国目前使用的油墨系统中油墨本身就是含苯的,因此只能用含有甲苯的混合溶剂来进行稀释,而目前市场上的甲苯由于提取来源不同,纯度和价格也相差很多。如果企业在生产食品包装袋时使用了纯度较低的廉价甲苯,那么苯残留的问题会更加严重。甲苯、丁酮、醋酸乙脂、异丙醇等都是调配混合溶剂的基本原料,这些物质残留量过大无疑会影响到包装食品的安全。
对于苯残留的危害,相关企业大都了解得非常清楚,但各企业对于控制苯残留的方法却差别很大。像规模较大的企业通常是借助高速的印刷设备和强大的送排风系统来减少苯的残留,但这样的设备要投资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才能配备上。而设备相对简陋的小型企业,除了在车间里增加排风扇,就只能靠在这样的高温熟化车间里烘烤来减少苯的残留了。
因为苯会在油墨稀释剂和粘合剂中出现,如果生产企业没有留出足够的时间让苯在生产过程中挥发掉,则苯会在成品中继续残留,超过一定量后,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目前市场上流通的一些食品包装袋残留的“苯含量”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这对人体健康构成直接威胁。
油墨成分对人体的危害
有机溶剂可溶解很多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是各种油墨的重要成分。其中有些成分会损害人体及皮下脂肪,长期接触会令皮肤干裂、粗糙。如果渗入皮肤或血管,会随血液危及人的血球及造血机能。被吸进气管、支气管、肺部或经血管、淋巴管传到其他器官,甚至可能引起肌体慢性中毒。部分油墨含有重金属离子的毒性问题。颜料和染料含致癌成分,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害处。
复合包装材料在印刷中要使用大量油墨、有机溶剂和粘合剂等,这些辅料跟.食品虽无直接接触,但在食品包装和贮存过程中,某些有毒物质会迁移到食品里,危害人们健康。印刷油墨中常使用乙醇、异丙醇、丁醇、丙醇、丁酮、醋酸乙酯、醋酸丁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这些溶剂,虽然通过干燥可除去绝大部分,但是残留的溶剂却会迁移到食品中危害人体。
复合包装材料在印刷中要使用大量油墨、有机溶剂和粘合剂等,这些辅料跟.食品虽无直接接触,但在食品包装和贮存过程中,某些有毒物质会迁移到食品里,危害人们健康。印刷油墨中常使用乙醇、异丙醇、丁醇、丙醇、丁酮、醋酸乙酯、醋酸丁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这些溶剂,虽然通过干燥可除去绝大部分,但是残留的溶剂却会迁移到食品中危害人体。
苯属芳香烃类化合物,是煤焦油蒸馏或石油裂解的产物。苯可弓I起慢性中毒,主要对神经系统、造血系统造成损害,表现为头痛、头昏、失眠,白细胞持续减少、血小板减少而出现出血倾向。这些损害发生得较慢,不会在短期内出现,容易被消费者忽视。因此,油墨是不能直接接触食品的。现在大部分食品包装袋是这样印制的:将图案印在塑料袋上后,再在上面附一层塑料,即油墨被封闭在两层塑料之间,这样就不会轻易污染到食品了。但消费者还是要提高警惕,那些用手就能把图案蹭掉的塑料袋是不合格的。苯是一种挥发性很强的物质,在印刷过程中极易释放到大气中给环境造成污染
凹印油墨使用较多的VOC作为溶剂。长期处于高浓度的VOC中,将会对人体,特别是神经系统造成极大损害。VOC还会与空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臭氧及烟雾。现在国内的凹印技术,其印刷油墨含有甲醛,这对人体是有害的,但目前仍未被禁止。目前一些腌制的食品和有害化学品甲醛之间,可能只有两层塑料相隔。
由于软包装大都是复合材料,复合材料中必须用胶水,芳香族和脂肪族胶
水中的杂质很多,食品制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高温蒸煮的环境,在这些情况下,这些有害物质就都会游离出来,形成有害物质GDI(异氰酸脂)并渗入食品当中 。
水中的杂质很多,食品制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高温蒸煮的环境,在这些情况下,这些有害物质就都会游离出来,形成有害物质GDI(异氰酸脂)并渗入食品当中 。
加强对食品包装的管理
欧美等国家已不允许在食品包装中用包含苯及重金属的原料,日本政府三年前也已规定食品包装材料中不得含有苯b目前,我国只对食品的内包装做出了要求,但只是推荐性标准。1999年2月1日实施的国家标准GB/T10005—1998规定,复合膜、袋中溶剂残留,总量≤10mg/m2,其中苯类溶剂≤3.0mg/m2。而对食品外包装,其监管于尺寸、外观,强度及物理机械性能等,对溶剂残留量等有害物质鲜有涉及。
没有强制的标准,没有有效的监督,没有统一的调配工艺,也没有具体限制的措施,这些因素导致了企业的产品中苯残留超标成为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目前全国油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上报国家有关部门,正酝酿起草两个强制性标准,以规范食品包装中油墨溶剂的残留*。
国家质检总局要求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食品包装用的材料、印刷晶进行检验,以防含有有害物质的包装污染食品。但苯的检测费用颇高,一个包装就要花上一千多元。而我国的包装生产企业又大都是小企业,资金的限制和让相当多的中小型企业不会对苯含量残留进行检测,也不会具备苯含量的检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