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宏鸣制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制药网免费会员

收藏

医械企业创新能力增强 成果转化薄弱

时间:2014-04-08      阅读:1486

关键部件依赖进口
  
  目前,医疗器械市场上的产品,如CT、MRI等影像产品基本来自美国、日本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类似核磁共振等医疗器械设备一般以进口为主,国产器械则集中在中低端领域。但是,由于世界医疗器械前沿产业起步也仅10余年,我国极有希望接近和赶上*水平。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研发投入少,创新水平低,核心技术少。目前我国整体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1%—2%(医疗器械为3%),而国外的平均水平为15%—18%,医疗器械为15%以上。投入严重不足使得我国在创新性医疗器械的研究与开发上落后。
  
  据统计,美国zui大的40家医疗器械企业的产值占医疗器械产值的20%,而中国医疗器械企业的产值仅占医疗器械产业的5%左右。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设备处处长沈晨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北大医院的大型医疗设备确实以进口为主,高值耗材则进口国产均有。在300多种类型中,有2/3为进口耗材,因为进口大型设备在检测的清晰度和操作的方便性上,确实更胜*。
  
  行业整体呈现小而散的状态

  医院并非*排斥国产设备,在中低端设备中,国内产品有许多质量过硬的,*可以媲美进口产品。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一些小厂家生产的产品质量确实不行。他们曾经参加过一个药监部门举行的国产血液管路注册证评审工作,“产品外表工艺粗糙,暂且不考虑其抗压性、抗腐蚀性,看着就不放心,怎么敢让它生产销售?”
  
  当前,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整体呈现小而散的状态,特别是在低端医疗器械领域,由于门槛较低,几十个人就能“攒”出一个小厂进行生产。2012年医疗器械产业市场总产值为1700亿元,平均每个企业产值不足1200万元。企业的实力也普遍较弱,在医疗器械零售市场上,目前还没有一家上市企业。

  截至2012年年底数据显示,中国众多医疗器械公司尚没有一家挤进*40名。国内企业为争夺低端市场的微薄利润打得头破血流;中领域,国外企业却。

  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医疗器械分会秘书长陈红彦认为,如果不能提高医疗器械行业的准入标准,在低端产品领域,降成本、比低价的恶性竞争就不能得到遏制,不仅产品质量难以保证,还会损害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上一篇: 大健康产业成药品零售企业的主攻方向 下一篇: 过滤机渐进式发展 技术创新是关键
提示

请选择您要拨打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