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机械行业何去何从
时间:2015-01-15 阅读:6329
包装机械行业如何突破“小而散”格局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对包装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强,包装的智能化已经是商品包装发展中势在必行的趋势。
从广义角度而言,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基础包装机械工业才开始起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和优良水平仍然有不小的差距。其中,仅瓦楞纸箱包装机械和一些小型包装机在国内占有一定规模和优势,此外,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包装成套设备仍需要依靠进口。
有资料显示,2005年我国包装机械产量已达到67万台,到2010年增至93万台。目前,我国包装机械已成为机械工业中的*行业之一。但我国包装机械出口额还不足这一行业总产值的5%,进口额却与总产值大抵相当。
从产品结构看,我国包装机械品种约有1300多种,配套数量少,缺少高精度和大型产品,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产品质量差距表现在产品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差,外观造型不美观,表面处理粗糙,许多元器件质量差、寿命短、可靠性低,影响了整体产品的质量;从企业状况看,国内包装机械行业缺少,生产规模大、产品档次高的企业不多;从产品开发看,我国还基本停留在仿制阶段,自行开发能力弱,科研经费仅占销售额的1%,而国外高达8%—10%。总的来说,我国包装机械和优良的产品相比,在产品的开发、性能、质量、可靠性、服务等方面的竞争中都处于劣势。
当然从整体而言,目前我国大多数据技术较为优良的包装机械的研发还处在仿制阶段,独立开发的能力还十分有限。为此,不少国外大企业将自己的技术和部件引入中国,在本土加工,从而降低了成本,与本土产品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高精尖的方向已明确
包装链高度自动化。国内食品厂、药厂的大部分包装工作,特别是较复杂的包装物品的排列、装配等工作基本上是人工操作,难以保证包装的统一和稳定,可能造成对被包装产品的污染。
有些食品厂、药厂即使使用包装机械,也只是应用在整个包装链的某个环节上,例如前段包装采用机械包装,而后段包装则采用人工。因此,提高整个包装链的自动化水平和质量水平,是现代化企业推行GMP规范非常重要的一环。真正的现代化包装机械的每个机械手均应由电脑控制,并具有对材质及厚度的高分辨能力。
机械功能多元化。食品、医药产品已趋向精致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单品种、大批量的产品越来越少,而多品种、小批量的产品日益成为主流。在大环境的变化趋势下,多元化、具有多种切换功能,能适应多种包材和模具更换的包装机才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例如,在一台泡罩包装机上既能进行铝塑包装又能进行铝铝包装,而且要求切换简单,所需更换的模具少。而目前,更换模具的时间一般在1—2个小时,如此长的时间无法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要求。
结构设计标准模块化。对于传统的工业设计来说,如果想要推出一个新机型,需要进行大量繁重的工作,还要靠新设备收回高昂的设计成本,从而拉高了新机型的价格。未来的设计应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的设计理念,能够充分利用原有机型的模块化设计,可以在短时间内将之转换成新机型,把新机型的价格控制在比较合理的范围内。
控制功能智能化。控制系统是机械设备的大脑,也是下达动作指令的核心装置。目前,食品、药品包装机械生产厂家普遍使用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器),这种设备不具有工业电脑(PC)所拥有的强大功能。对于多数传统机械控制设备来说,采用PLC是适当的,因为需要控制参数的数量有限,很多地方仍然采用机械方式控制,例如,扭矩控制就是利用机械离合器来对电机进行过载保护的。然而,随着设备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计算机控制设备越来越多,应用到设备上的各种传感就无法对如此众多的参数进行管理和控制了,而工业PC将是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