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剂成型的原理
时间:2013-03-29 阅读:3238
小型压片机,生产片剂效果,它能将各种颗粒状原料压制成圆片,适用于实验室试制或小批量生产各种药片、糖片、钙片、异型片等。是一种小型台式电动(手动)连续压片的机器,机上装一付冲模,物料的充填深度,压片厚度均可调节。可根据客户要求提供各种形状的模具。 片剂的成型是由于药物颗粒(或粉末)及辅料在压力作用下产生足够的内聚力和辅料的黏结作用而紧密结合的结果。为改善药物的流动性和克服压片时成分的分离,常需将药物制成颗粒后压片。因此,颗粒的压制固结是片剂成型的主要过程。 1、粉末结合成颗粒的机理 粉末相互间结合成颗粒与黏附和内聚有关,黏附系指不同种粉末或粉末对固体表面的结,而内聚系指同种粉末的结合。在湿法制粒时,粉末间存在的水分可引粉末的黏附,所形成的液桥便以表面张力和毛细管吸力作用而使用粉末相结合。湿粒干燥后,虽然尚剩余有少量的水分,但由于粉末之间接触点因干燥受热而熔融,或者由于黏合剂的固化,或由于被溶药物或辅料的重结晶等作用在粉末间形成固体桥,而加强了粉末间的结合。 对于无水的药物粉末,粒子间的作用力则主要是分子间力(范德华力)和静电力,即使粒子间表面距离在10um时,分子间仍有明显作用。颗粒中粉末之间静电力较弱,对颗粒的形成作用不大。 2、颗粒压制成型 压片是在一定压力下把颗粒(或粉末)状物料压实的过程。较松的颗粒在未加压时,不同大小的颗粒彼此间的接触,只有颗粒的内聚力而无颗粒间的结合力,且在颗粒间存在有很多间隙,间隙内充满着空气。压片时,由于压力的作用,药物颗粒发生移动或滑动而排列的更紧密,同时颗粒受压变形或破碎,压力截止大破碎越多,致使粒子间的距离缩短,接触面积增大而使粒子间的范德华力等发挥作用,同时因粒子破碎而产生了大量的新表面,有较大的表面自由能,使粒子结合力增强。在压力继续作用下,颗粒黏结,比表面积减少,颗粒产生塑性变形,变形的颗粒则借助于分子间力、静电力等而结合成较坚实片剂。 此外,物料受压时,由于颗粒之间和颗粒与冲模壁之间的摩擦力以及物料发生塑性或弹性变形等作用可产生热量,所以局部温度可能较高,致使颗粒间接触支撑点部分可因高温而产生熔融,由于两种以上组分形成了低共熔混合物,当压力解除后又再结晶,并在颗粒间形成固体桥,将相邻粒子起来而有利于颗粒的固结成型。试验证明,同系物中熔点低者片剂的硬度较大。 3、片剂的弹性复原 固体颗粒被压缩时发生塑性变形和一定的弹性变形,因此在压成的片剂内聚集有一定的弹性内应力,方向与压缩力相反,当外力解除后,弹性内应力趋向松弛和恢复颗粒的原来形状,使片剂体积增大2%~10%,当片剂由模孔中推出后,通常不能再放入模孔,片剂的该膨胀现象称为弹性复原。由于压缩时片剂各部分受力不同,各方向的内应力也不同,当上冲上升时,片剂在模孔内先呈轴向膨胀,推出模孔后呈径向膨胀,若黏合剂用量不当或黏性不足,片剂表面可能出现裂痕。因此片剂的弹性复原及压力分布不均匀是裂片的主要原因。
本文作者:常宏药机
版权所有@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