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2025年1月,国内医药行业“出海”浪潮再次兴起!

来源:制药网
2025/1/15 9:50:222476
  【制药网 行业动态】2025年伊始,医药行业“出海”浪潮兴起!短短半个月,已有宜联生物、信达生物、药明生物、先声药业等多家药企接连宣布对外合作。
 
  其中,1月14日,宜联生物宣布,公司与阿斯利康建立临床研究合作,共同探索YL201(靶向B7H3的抗体偶联药物)与度伐利尤单抗(抗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用,治疗多种实体瘤的潜力。双方将共同启动一项多中心、开放性、I/Ib期研究,旨在评估YL201联合度伐利尤单抗在实体肿瘤患者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药代动力学。
 
  YL201是一款靶向B7H3的ADC,基于宜联生物TMALIN®平台所开发;该ADC由一种抗B7H3人单克隆抗体通过蛋白酶可切割连接物与一种新型拓扑异构酶1抑制剂结合。新颖的连接物有效载荷和YL201的位点特异性偶联导致该ADC更亲水,此外,偶联后抗体的结合特异性、亲和力和亲和度均不受影响。
 
  研究显示,抗体偶联药物(ADC)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联合用药有望提高肿瘤患者的临床获益。此次阿斯利康中国与宜联生物的深度合作,有望为多种实体瘤的临床治疗探索进一步的可能性,为肿瘤患者提供更多创新治疗选择。
 
  1月13日,先声药业集团旗下抗肿瘤创新药公司先声再明与艾伯维宣布,双方已就先声再明的在研候选药物SIM0500达成许可选择协议。SIM0500目前正在中美两国开展针对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I期研究。根据该协议条款,先声再明将从艾伯维收取首付款,以及最高10.55亿美金的选择性权益付款和里程碑付款。
 
  资料显示,SIM0500是一款人源化GPRC5D-BCMA-CD3三特异性抗体,由先声再明通过其专有的T细胞衔接器多特异性抗体技术平台开发。该分子结合了低亲和力而高靶向激活的CD3抗体,以及抗G蛋白偶联受体C家族5组成员D(GPRC5D)和抗B细胞成熟抗原(BCMA)的两种抗肿瘤相关抗体。SIM0500通过多种抗肿瘤机制,表现出了针对MM细胞的强大T细胞毒性效应。
 
  1月10日,康诺亚宣布与Timberlyne Therapeutics, Inc.(以下简称Timberlyne)达成独家授权许可协议,授予Timberlyne在全球(不包括中国)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抗体药物CM313的独家权益,授权交易额共计可达3.67亿美元。
 
  资料显示,CM313是由康诺亚自主研发的靶向CD38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在过往多项临床研究中,CM313展现了效果。基于CD38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初步疗效结果,CM313有望成为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创新型治疗选择。此外,CM313也是中国获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申请批准的国产抗CD38抗体。
 
  1月10日,先为达生物宣布与Verdiva Bio Limited(以下简称“Verdiva”)达成了一项重要的全球开发和商业化许可与合作协议。据悉,此次合作涵盖了先为达生物的多个创新疗法产品组合,包括口服伊诺格鲁肽(Ecnoglutide Oral, XW004)、口服胰淀素受体激动剂(Amylin RA)、皮下注射胰淀素受体激动剂(Amylin RA)。
 
  1月10日,和铂医药与科伦博泰联合宣布,与Windward Bio AG完成了一项资本交易。根据许可协议的条款及条件,Windward Bio获授予SKB378/HBM9378在全球(不包括大中华地区及部分东南亚和西亚国家)的研究、开发、生产及商业化的独家许可。作为回报,许可方有资格收取合计最高9.7亿美元的首付款和里程碑付款,以及基于SKB378/HBM9378净销售额计算的个位数至双位数百分比分级特许权使用费。首付款及近期付款合计4,500万美元,包括现金对价和Windward Bio母公司的股权。根据许可协议的条款及条件,若Windward Bio近期发生控制权变更或与第三方订立分许可协议,许可方亦有资格向Windward Bio收取额外款项。
 
  1月7日药明生物宣布与Candid Therapeutics(以下简称Candid)已达成研究服务合作协议。根据协议,Candid公司将拥有一款处于临床前开发阶段的三特异性抗体的全球权益。该抗体基于药明生物通用型多特异性抗体技术平台WuXiBodyTM发现。药明生物将收到一笔首付款,并有资格收到开发和销售里程碑付款,总计最高达9.25亿美元,以及产品上市后的销售提成。
 
  1月2日,信达生物宣布与罗氏就一款DLL3ADC药物达成全球独家合作与许可协议,信达生物不仅获得8000万美金的首付款,还有最高达10亿美金的开发和商业化潜在里程碑付款。资料显示,IBI3009是一款靶向DLL3的新一代ADC药物,IBI3009已在澳大利亚、中国和美国获得临床申请批准,并在2024年12月完成I期临床研究头例患者给药。
 
  业内表示,从1月份的这些BD项目来看,国内的Biotech还是比较倾向于与大型MNC进行深度合作,这不仅可以收获较好的现金流,还可以借助海外MNC深厚的国际药物开发经验和市场优势,加速创新药物的研发和商业化进程,提高相关候选药物的开发成功率。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热门评论

马上评论

上一篇:刚刚!2款解郁安神药物由处方药转换为非处方药

下一篇:2025年,国内医药行业收购热潮已有所显现!

相关产品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制药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查看全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