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网 医药股市】又一家药企转战港交所,曾于2021年、2023年两次申请于科创板上市,但均无果而终。近日,长风药业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招银国际。
根据招股书显示,长风药业专注于呼吸系统疾病领域药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公司已有五款商业化产品,包括吸入液体制剂CF017、CF036、CF038、GW006以及鼻喷雾剂CF018。
不过从长风药业的业绩来看,公司营业收入依赖于产品CF017,数据显示,2021年-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长风药业CF017分别实现营收2983.2万元、3.36亿元、5.48亿元和2.8亿元,占营收的比重分别为71.1%、96.2%、98.4%和96.8%。但是业内人士表示,该产品是一款仿制药,面临集采降价风险。
此外,公司目前尚存在大额累计亏损,截至2024年6月30日,累计亏损额为8.26亿元。
据悉,2023年6月,长风药业科创板上市申请获得上交所受理,随后,上交所对长风药业出具了相关审核问询函。今年6月,长风药业及其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上交所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根据梳理,不少企业曾在科创板“折戟”以后,转战港交所。如除了长风药业外,轩竹生物近日也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据悉,轩竹生物曾于2022年申请于科创板上市,经过两轮问询之后,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在2023年3月决定暂缓审议,公司最终于2024年5月选择主动撤回科创板上市的申请。
此次冲击港交所,轩竹生物已摆脱0营收的尴尬处境,KBP-3571(安奈拉唑钠肠溶片)已成功步入商业化阶段。然而,质子泵抑制剂(PPI类药物)市场早已红海一片,成为减量市场。另外两款核心产品的市场前景同样不容乐观,市场中不乏已上市品种以及强力在研竞品。整体来看,轩竹生物接近商业化的在研管线存在典型的泛泛创新特征,公司未来的增长天花板或较低。
此外,派格生物也曾准备在科创板上市,计划募资25.38亿元,但在2022年4月IPO终止。今年2月,派格生物再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资料显示,派格生物迄今仍无商业化产品。从在研管线看,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PB-119单药及联合二甲双胍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NDA申请已提交并于2023年9月受理,是距离商业化近的管线。而其余各适应症及其他在研管线均处于早期临床或临床前研究阶段。
由于无产品,无营收,派格生物长期亏损,自2018年以来,派格生物累计亏损近10亿元。成立至今,公司融资轮次已到E轮,累计募资额超14亿元。
有分析人士指出,派格生物两次针对是否已开展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前研究这一问题表述并不清晰,且在港股招股书在研管线示意图中,公司未披露相关研发情况。抛开信息披露中存在的“擦边”现象,单就市场角度而言,派格生物的未来或仍难言乐观。
业内表示,不少曾拟在A股上市的企业选择转战港交所,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主要包括:A股市场的审核周期较长,排队时间较长,导致企业上市时间不确定;而港股市场则具有较为灵活的上市制度和较快的审核速度,能够更快地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此外,港股市场对新兴行业和创新型企业更为包容,能够为这些企业提供更为广阔的融资平台和更高的估值。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