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网 行业动态】近日消息,3D打印药物企业南京三迭纪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对外宣布,与BioNTech达成研究合作与平台技术许可协议,双方将基于3D打印药物技术开发口服RNA药物。
此次合作旨在提供一种突破性疗法,通过口服制剂方式来解决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根据协议,三迭纪将获得1千万美元的首付款,并有望获得总金额超过12亿美元的产品开发、注册和商业化里程碑付款,以及未来潜在的分级销售特许使用费。据悉,这一金额刷新了药物递送领域的合作金额纪录。
据了解,核酸(RNA)药物是近年来快速兴起的赛道之一,其优点是能够打破传统药物三大困境——难以成药、不可成药、效力不足。2024年在投资市场普遍遇冷的情况下,RNA药物逆势而上,合作消息也愈加频繁。
例如,1月3日,勃林格殷格翰宣布与瑞博生物共同开发小核酸创新疗法,主要治疗非酒精性或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根据协议,瑞博生物将收到一笔预付款,并有权获得里程碑付款及上市产品的阶梯式销售提成,总金额或将超过20亿美元。
2024年上半年,GSK宣布以5000万美元收购美国Biotech公司ElsieBiotechnologies,从而加速下一代寡核苷酸药物(OND)的开发。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上半年,小核酸药物对外授权许可项目数量不多,但授权金额累计已超60亿美元。其中,舶望制药与诺华1月初就RNAi疗法达成的授权许可,潜在交易总金额高达41.65亿美元,刷新了小核酸药物授权交易的金额纪录。
而在去年的2023年,全球小核酸领域发生31起交易(包括license in、license out以及企业合作),总交易金额高达84.96亿美元,同比增长371%。其中有7家跨国药企在小核酸领域进行了商业化布局,金额在1亿美元以上的交易有6起。
而在国内,头部传统药企、Biotech也在加速推进小核酸药物研发,既又恒瑞、石药等谋求转型的传统药企的身影,也有博瑞生物、圣诺医药等均为较早成立,且专注于核酸药物开发的企业;此外,艾玛生物、大睿生物、赫吉亚等成立不久的小核酸公司也在赛道上积极布局。截至目前,国内至少已有26款药物进入临床阶段,随着今年国产小核酸成功“出海”消息频传,预计未来三到五年,会有更多商业化药物走向海外市场。
平安证券分析指出,小核酸药物相比现有的小分子和抗体药物具有靶点筛选快、研发成功率高、不易产生耐药性、更广治疗领域和长效性等优点,具有较大发展潜力,但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目前,国内小核酸药物在研企业与全球相比差距较大,其中由中国团队自主开发、进入Ⅱ期的产品数更少。这也是由于技术难关有待进一步突破。 虽然在研小核酸数量较多,但多数药物的靶器官集中于肝脏或局部给药,主要是由于其他组织的特异性递送系统仍有待进一步开发。
业内预测,全球寡核苷酸药物市场规模预计在2025年将增长至109亿美元。另据业内统计分析,预计2024年全球小核酸药物市场规模将会达到86亿美元,小核酸药物市场前景可期。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