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网 行业动态】根据外媒 Fierce Biotech 统计,截止 10 月 30 日,今年已关闭或计划关闭的生物技术公司已超22家,与去年的数据相比有3倍之多。从时间段来看,这些公司关闭的时间段主要集中于上半年,特别是1月、2月份。
其中,在新年刚开启的1月份,宣布关闭或破产的海外生物技术公司包括Xenikos、Goldfinch Bio、Theonys、Arch Oncology、Tricida等7家。2月份,包括 Aristea、Antios Therapeutics、Medicago等8家公司浩浩荡荡加入关闭或破产队伍名单。
从原因来看,主要和临床试验失败有关。例如,荷兰生物技术企业 Xenikos 在 2023 年 1 月宣布其抗体组合疗法与 Incyte JAK 抑制 Jakaf 的 III 期临床试验由于达到协议规定的 60 天死 亡率停止边界而终止,并计划关停公司;制药公司 Tricida 在 2022 年 10 月公布其核心管线 veverimer 的 III 期临床试验未达到主要终点,直接导致Tricida市值蒸发95%。公司后于 2023 年 1 月申请破产清算。
进入2月,在阿斯利康的“肩膀”上成立,且曾获得诺和诺德母公司诺和控股、辉瑞旗下Arena等制药公司上亿美元投资的Biotech公司Aristea也宣布,鉴于正在进行的Ⅱ期临床试验中的安全性结果,为了保护病人的安全,已停止 RIST4721 的开发项目。随着该项目的结束,Aristea 也迅速关停。值得一提的是,22年11月,随着项目进展,这家公司还聘请一批人来推动RIST4721等资产的开发。据悉,作为一种CXCR2拮抗剂,RIST4721已就4种中性粒细胞介导的疾病开展II期临床,包括掌跖脓疱病(PPP)、化脓性汗腺炎、家族性地中海热、白塞病。
再比如,今年2月宣布关闭公司的全球生物技术初创公司Rubius。2018年,Rubius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公司市值曾高达20亿美元。此后,由于核心产品红细胞疗法RTX-134在罕见病PKU领域研发受挫、实体瘤候选药物RTX-240临床试验报告的表现令人失望等原因,该公司相继传出裁员的消息,其中在2022年11月,该公司宣布实施一项全面重组计划,其中包括削减84%的员工人数。而到了2023年2月20日,Rubius 在一份SEC表格8-K中宣布,公司董事会已经批准了清算和解散该公司的计划。两天后,据其解散计划,Rubius向SEC提交了撤回注册声明的请求。受此消息的影响,Rubius的股价一度下跌9.7%,市值1347万美元,对比前期高点累计跌幅约99.6%。令人感慨的是,此前,Rubius 曾在七年内完成超7亿美元融资,可谓开局风光,结局无奈。
此外,今年以来还有融资难度大、商业化挑战、法律诉讼、投资者意见分歧等原因迫使海外生物技术公司关停。
而除了海外公司,国内的康美药业也于今年4月份宣布破产。据ST康美此前发布的2022年年度业绩预亏公告,公司预计2022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为18.4亿元至27.6亿元,2021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则为79.2亿元。据悉,业绩预亏的主要原因是受涉诉事项的影响,本期测算计提涉诉事项形成的负债约11亿元,(损益在营业外支出及相关费用中反映;另外,经初步测算,公司2022年度计提各类减值准备约5亿元。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