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贵州省大健康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来源: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11/2 10:37:1115535
  贵州省大健康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2021—2025年)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贵州省民政厅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贵州省体育局
 
  贵州省林业局            贵州省中医药局
 
  2022年10月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挑战与机遇
 
  第一节  “十三五”期间取得的成效
 
  第二节  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第三节  发展机遇
 
  第三章 总体思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第三节  主要目标
 
  第四章  健康产业总体布局
 
  第五章  重点领域
 
  第一节  持续推进健康医药制造业转型发展
 
  第二节  重点推进健康养老服务业融合发展
 
  第三节  深度推进健康运动业高效发展
 
  第四节  积极推进健康管理业创新发展
 
  第五节  快速推进健康旅游业提质发展
 
  第六节  加强推进健康药食材业培育发展
 
  第六章  重点支撑要素
 
  第一节  增强科技创新服务能力
 
  第二节  提升教育培训服务能力
 
  第三节  创新金融保险服务能力
 
  第四节  提高市场开拓服务能力
 
  第七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第二节  突出政策引导
 
  第三节  加大对外宣传
 
  第四节  健全统计监测
 
  第五节  加强监管督导
 
  第一章  前言
 
  大健康产业是指与维护健康、修复健康、促进健康相关的一系列健康生产经营、服务提供和信息传播等产业的统称,具体包括“医养健管游食”六大细分领域。大健康产业涉及面广、产业链长、融合度高。大力发展健康产业,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一项重要任务,既是改善民生需要,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具有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省委省政府坚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围绕全方位、全周期、全人群大力发展健康产业,深入实施健康贵州建设,全面提升健康产业服务能力和人均预期寿命水平,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多彩贵州新未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发展大健康产业的决策部署,抓住机遇,加快培育壮大贵州大健康产业,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特编制《贵州省大健康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本规划依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省委省政府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及卫生健康、养老、体育、林业等规划文件精神编制,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25年,是指导未来一段时期全省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行动指南。
 
  第二章 挑战与机遇
 
  第一节  “十三五”期间取得的成效
 
  发展机制逐步健全。大健康产业发展政策和支持措施相继出台,大健康产业的政策支持体系不断健全,大健康产业行业规范与标准体系逐步构建,大健康产业立体融合发展的机制与路径得到有效探索,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主管、企业主力、市场主体”的产业发展格局。
 
  发展态势稳步上升。“十三五”期间,贵州大健康产业实现增加值1382.79亿元,年均增长15%;有19家上市企业,其中年产值超1亿元的企业83家,超10亿元的企业6家,超20亿元的企业2家,超30亿的企业1家;总体上呈现出发展提速、供给提质、贡献提高、带动提升的发展态势。
 
  跨界融合成效初显。依托独特的生态、康养与旅游资源,推进大健康与大生态、大旅游、大数据深度融合,推动康复疗养、运动健身、健康管理、山地旅游、养生养老与大健康产业深度对接,初步形成医养、康养、康旅、体医等多元融合发展新路径。成功申报并全力推进遵义桃花江国家级健康旅游发展示范基地。
 
  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大健康产业、健康医药发展相关规划,以及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实施意见,成立了以省长任组长、相关省领导任副组长的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领导小组,推进大健康、养老、旅游等服务规划和政策措施,从体制机制上不断释放大健康产业市场活力,全方位推进大健康产业发展。
 
  科技创新持续提升。省内外医疗机构、科研单位和企业跨界联合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工作,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攻关工程、建成国家苗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进国药集团、泰康等一批国内医药制造业百强企业和大健康产业领军企业,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机构);实施高端人才引进计划、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和产学研协同创新等政策,为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第二节  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省际发展竞争压力加大。在广阔市场前景的激励下,国内不少省份先后将大健康产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优先发展,以北京为代表的中部地区侧重于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以上海为代表的东部地区聚焦于全球化资源整合,以成都为代表的中西部地区产业政策发布频繁,西北部地区政府引导基金快速发力,长三角、环渤海和粤港澳三大集聚区人才流动各成形态,贵州省大健康产业起步晚、基础弱、政策不集中,发展大健康市场前景光明但竞争日益激烈。
 
  事业产业融合亟待加快。大健康产业涉及三次产业,健康产业覆盖面广、产业构成复杂、涉及部门和主体众多,我省健康产业配套政策出现“断层”“分散”,缺乏系统性的设计,没有形成相辅相成的合力,大力发展健康产业,必须科学界定、清晰把握健康产业的范围与边界,处理好健康产业与医疗卫生、养老托育、体育运动、文化教育、基础设施保障等事业发展关系,以发展健康事业筑牢健康产业发展根基,以发展健康产业提升健康事业质效。
 
  科技人才金融支撑不足。健康产业技术基础薄弱,高新技术缺乏,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投入不够; 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三者间产学研合作不紧密;严重缺乏产业项目规划、营销、服务等产业人才和各类科技人才,育人育才环境缺乏系统性和科学规划。政府、银行和企业三方合作不够深入,符合健康产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缺乏,社会资本引进和利用不合理。
 
  市场主体培育相对滞后。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满足全生命周期、全人群健康需求的健康养老、健康运动、健康旅游、健康管理、健康食品、健康医药及预防保健、康复护理和“托幼”的婴幼儿照护等相关产业发展短板逐渐暴露,以“散小弱”为主,总量不足、质量不高,活力未得到激发,产业跨界融合的广度和深度不够,新产业、新业态培育不足,为我省健康产业满足健康需求升级带来巨大挑战,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新考验。
 
  第三节  发展机遇
 
  战略机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目标,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对健康产业发展作了全面安排部署,更加凸显了国家对维护国民健康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以及“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及东西部协作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必将为贵州省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和注入强大动力。
 
  政策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一系列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贵州省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以及“四新”“四化”等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改革、创新、开放、政策等叠加优势,有利于聚集大健康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为加快发展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医药制造业、养生养老业、旅游产业、运动休闲、健康管理服务、中医康养、森林康养等产业,深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等带来基础保障和强劲动力,将为我省大健康产业发展释放更大服务需求和广阔发展空间。
 
  市场机遇。随着经济发展质效和群众对美好生活愿望的不断提升,全国、全省已进入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消费拉动经济作用明显增强的重要阶段,在后疫情时代,公众健康观念显著增强,更加重视生命质量和健康安全,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呈现出个性化、智能化、绿色化趋势,绿色、低碳、环保、健康理念将成为生活主流。“消费升级”与“生命健康”正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人民的核心关注领域,大健康行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将为贵州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环境机遇,有助于全省以大健康产业为引领,培育未来经济新的增长点,实现经济持续健康高效协调发展。
 
  第三章 总体思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四区一高地”主定位,准确把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趋势和新需求,大力实施健康贵州战略,以满足全方位保障、全生命周期、全人群健康需求为导向,以打造万亿级支柱产业为目标,以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为引领,以实施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培育一批做强企业为抓手,着力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创新驱动、突出特色产业、创新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持续推动医药、康养、养老、运动、医疗、旅游、食品及种养殖业等全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注入新的源动力。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强化政府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责任,发挥政府政策制定、标准建设、行业监管等方面作用,形成覆盖更全面的现代化大健康产业新体系。
 
  坚持服务优先、业态融合。在深化改革上持续发力,加快“放管服”改革,加速推进大健康产业全产业链集群建设,形成空间互补、产业融合、协作共进的集聚发展新格局。
 
  坚持特色发展、创新突破。改革创新发展机制;内外联动实现关键技术、重大产品研发创新突破,激发创新贵州健康产业内生动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坚持开放带动、区域协同。借鉴省外发展经验,共建创新研发合作、人才共享的跨区域交流平台;立足各市州优势资源,深挖产品和服务的特色亮点。
 
  第三节  主要目标
 
  到2025年,健全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创新能力较强的大健康产业体系,谋划一批具有较大增长潜力的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壮大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努力打造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健康产业集群,创建国家级大健康产业发展示范区,积极构建全球健康生态圈。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提供高质量高水平全方位健康服务,提高人均预期寿命。
 
  项目建设扩规模。培育或引进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30个重大项目,建设具有行业示范性的30个示范基地,扶持具有较强竞争力的30个重点龙头企业。到2025年,全省大健康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5%。
 
  产业融合增效益。推动大健康产业前延后伸、高位嫁接、跨界发展,与大数据、大生态、大旅游、大农业等产业深度融合,催生新业态,产业竞争力、影响力、渗透力和辐射力不断增强,产业增加值突破3900亿元。
 
  品牌塑造拓市场。引导、鼓励和支持大健康产业各市场主体争创中国驰名商标、贵州名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等申报认证,以优势品牌为依托,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
 
  科技支撑添动力。加大健康领域科技创新投入,加强企业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间产学研的紧密合作,大力扶持和培育健康领域高尖新科技的研发、孵化和产业化,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新模式在大健康领域的应用示范。
 
  数字互联赋新能。加快推进大健康产业与智能物联网技术相结合,加强健康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推广“智慧+”健康平台的应用,以数字互联经济赋能传统大健康产业转型升级。
 
  专业人才促创新。加快产业发展领军型高端人才的引进,培养一批本地专家型、学者型、领军型人才,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培训学校,建立全省大健康产业专家人才库。
 
  第四章  健康产业总体布局
 
  充分利用贵州省医疗医药、自然资源、文化旅游等特色资源,衔接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坚持核心区域和重点区域相结合辐射全域的发展理念,规划形成“一核、双翼、外环带”的空间布局。实现以核心引领、双翼带动、辐射外环带、各功能板块协同的产业格局,构建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功能完善、全域健康共建的贵州省大健康产业空间布局体系。
 
  产业布局是产业在空间维度上不断动态演变的一个过程。根据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加快构建以黔中城市群为主体,贵阳贵安为龙头,贵阳—贵安—安顺都市圈和遵义都市圈为核心增长极,其他市(州)区域中心城市为重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黔边城市带和特色小城镇为支撑的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在“十四五”期间,全省大健康产业以“一核、双翼、外环带”产业发展思路。“一核”即以贵阳贵安为核心,充分发挥贵阳作为省会城市的首位度作用,以贵阳贵安融合发展、“强省会”五年行动为重大契机,在贵阳贵安规划建设省级大健康产业核心园区,进而辐射和扩展到遵义、毕节、安顺、黔南等地区。“双翼”即安顺和遵义,重点打造健康+管理、旅游、康养、养老融合发展区。“外环带”即黔东南、黔南、黔西南三州和六盘水、毕节、铜仁,持续打造健康养生养老、山地运动、森林康养、温泉康养、民族药特色产业带,在六盘水、兴义重点打造康体养生养老产业集聚区,在毕节重点打造亚高原绿色康体养生集聚区,在铜仁重点打造梵净山生态养生特色发展集聚区。通过“一核”引领、“双翼”带动、辐射“外环带”产业优化布局,立足贵州“黔菜”“苗药”“凉都”“瑶浴”等资源,围绕“医养健管游食”抓好品牌创建工作,建设大健康产业发展新高地,打造健康医药、健康养老、健康运动、健康管理、健康旅游、健康食药材、健康文化七大康养品牌,构建大健康产业综合体。
 
  第五章  重点领域
 
  第一节  持续推进健康医药制造业转型发展
 
  加快提升全省健康制造业整体实力,推动中医药深加工、生物药、化学药、现代中药、高端医疗器械、医药流通服务升级发展,加快形成配套体系完整、规模效益突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医药产业集群。到2025年,力争全省健康医药产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其中,医药工业总产值600亿元。
 
  重点发展中医药民族药。进一步完善企业自主创新机制,发挥骨干企业的创新主导作用,以中医药产业园区、中药民族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为龙头,推动医药企业产学研用合作。积极开展院内制剂委托生产及新产品开发,推动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经典名方产品开发和成果转化。重点发展艾迪注射液、银丹心脑通软胶囊、仙灵骨葆胶囊(片)等肿瘤、心脑血管、骨科类重大疾病药,提高肺力咳合剂、骨康胶囊、抗妇炎胶囊和益肺止咳胶囊等常用药品的二次开发及市场占有率;支持发展金刺参九正合剂、黄连解毒丸、珍珠滴丸等品种,培育“黔药”公共品牌和区域品牌。积极培育、支持保健用品行业发展。加快打造全国重要中药(民族药)生产加工基地,重点推进国药西部医疗产业园、贵州百灵扩能技改、瑞和大健康产业园、都匀经济开发区医药产业园、葵花药业扩能技改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贵州侗乡大健康示范区、毕节大方中成药研发生产基地、黔东南高新区医药产业园、西秀产业园区新医药大健康医养产业园、锦屏铁皮石斛全产业链深加工等项目建设。
 
  积极发展化学药生物药。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医疗机构联合研发新药制剂,支持企业开展化学药仿制药生物药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大力促进化学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发展。加快壮大化学药,发展化药中间体原料药、仿制药,推进发展洛铂白蛋白、替芬泰等新品种。运用现有化学原料药和中间体成熟的国内外销售渠道,承接化妆品中间体的工艺改进和生产。加快发展生物药,布局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病毒治疗、治疗性疫苗等生物治疗前沿技术开发、临床转化及产业化;巩固提升血液制品优势,培育发展胎盘多肽注射液、人血白蛋白等生物制品,支持发展凝血因子类、特殊因子类产品。开展原研药、专利药研发,推进生物资源产品和药物新品种研发和产业化。积极推动贵阳、毕节、黔西南等地区化学药发展,重点推进贵阳市化学原料药产业园、毕节高新区天然药物化学药物研发和生产、黔西南高新区医药产业园等项目建设。促进贵阳、黔东南、黔南等地区生物药发展,重点推进国药集团贵州血液制品生产基地、花溪泰邦生物制品生产基地、长顺生物制药产业园等项目建设。
 
  培育壮大医疗器械制造及保健品产业。加快开发生产医用氧气加压舱、电动轮椅智能控制系统以及康复治疗、中医治疗等医疗设备,引入小型家用、可穿戴、远程诊疗等移动医疗产品。面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有序引导医疗物资生产企业发展医用口罩、防护服、红外线体温计、检测试剂等应急物资。提升中医医疗器械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填补中医医疗器械产品空白,包括开展针灸、刮痧、拔罐等诊疗活动应用的传统中医医疗器械和四诊仪、经络检测仪、电针治疗仪等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现代中医医疗器械。大力发展老人、儿童、残疾人等重点特殊人群的体育设施制造业和“视健康”产品眼镜制造业。推进发展新型保健品和功能食品产业,着力开发天麻、杜仲、灵芝、铁皮石斛、薏仁等食药同源保健品注册及深加工。积极推进乌当区国药西部医疗产业园、遵义大健康科技城、兴义医疗器械及医用材料产品科研设计及生产基地等项目建设。
 
  延伸发展健康医药融合产业。依托贵州生态资源、温泉等特色优势资源,围绕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乡村振兴以及流通服务、环境保护等,大力发展健康运动、温泉养身、药物调理(药浴、药膳、药蒸等)养生、健康管理、医疗健康大数据等产业,推动健康医药和养老养身产业融合发展。支持鼓励中药材种植、医药制造业与医药流通企业协同发展。创新发展中药材互联网应用、中医药健康融合、中医药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中医药+N”健康融合产业。培育健康医疗、健康旅游、健康运动、健康食药、健康信息与管理等产业,推进健康医药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积极推进广奕药品流通配送网络全覆盖项目、贵州现代医药物流批发交易中心项目;黔南贵州南部独山医药物流中心项目二期项目、中药材现代物流(交易)中心项目建设。
 
  专栏一  健康医药产业重大工程
 
  1、医药产业园区建设工程:新建国药西部医疗产业园、息烽化学原料药产业园项目;稳步推进益佰医药工业园、修文医药产业园、清镇医药产业园、龙里医药产业园、黔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医药制造产业园等具有一定规模的医药产业园区建设。
 
  2、重点企业项目建设工程:引进建设国药集团新冠肺炎特异性免疫球蛋白产业化项目和同济堂中药配方颗粒高技术产业化项目;重点建设贵州百灵扩能技改项目、益佰制药配方颗粒生产线建设项目、新天药业中药配方颗粒建设等技改扩能项目。
 
  3、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培育3个50亿级企业(益佰制药、百灵集团、健兴药业)、6个20亿级企业、10个10亿级企业以及一批5亿级企业和成长型企业。
 
  4、医药创新体系平台建设工程:建设标准化生产平台、产业检测平台、区域性技术研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品检测中心、产业孵化基地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省级公共技术和中试平台、临床前药效评价平台、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科研平台。
 
  5、重点产品提升工程:新增5个新药大品种、新增新药及衍生品类100种;培育10个10亿元大品种、20个5亿元大品种、50个1亿元大品种;引导和推动154个民族药独家品种市场开拓、品牌培育和技术升级。
 
  第二节  重点推进健康养老产业融合发展
 
  大力发展老年体育、保健疗养、‘候鸟式’养老等新业态,着力打造一批健康养老知名品牌,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吸引更多老年群体到贵州旅居养老、健康养老、休闲度假。吸引国内外知名健康养老服务机构落户贵州,鼓励支持本土健康养老企业加快发展。加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建设,深化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智能终端、移动应用软件(APP)等在健康养老服务领域的应用。到2025年,建设50个集休闲旅游、度假养生、康体养老于一体的健康养老基地。
 
  创新推进养老产业融合发展。紧紧围绕“打造国内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目标,大力促进养老服务与文化、旅游、餐饮、体育、家政、教育、养生、健康、金融、地产等行业融合发展,创新和丰富养老服务产业新模式与新业态。制定健康养老基地、健康养老示范(区)县等标准规范。压实市、县发展养老产业主体责任,因地制宜谋划项目,重点发展以健康养老基地、公建民营养老机构(设施)等为产业载体的引领性项目。扩大养老服务供给,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各类养老服务机构,新增一批连锁化、规模化、品质化养老服务机构,鼓励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卫生机构合作,打造一批健康养老基地,培育一批医养结合基地。
 
  完善城乡综合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建成县区综合性护理型养老机构—街道嵌入式护理型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站的设施体系,每个县具有1所医养结合功能的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老龄人口密集、养老服务需求较大的街道应设置嵌入式养老机构,新建补建一批社区养老服务站,新建城区、新建居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要达到100%。推动乡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站、农村互助养老点等街道嵌入式养老机构和区域性农村敬老院标准化建设。改造一批县城中心敬老院、社会福利院和乡镇敬老院,实现生活照料、文化娱乐、心理疏导、医疗康复、托养护理、长期照护等个性化、多元化养老服务覆盖所有的乡镇(街道)。
 
  鼓励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建立以居家康养为主导的服务模式,探索推动家庭养老床位与智慧康养服务床位有机结合。依据老年人照护需求和居住空间条件,为符合条件的生活困难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家庭实行适老化、智慧化升级改造。鼓励支持企业研发生产可穿戴、便携式监测、居家养老监护等智能养老设备以及适合老年人的日用品、食品、保健品、服饰等产品用品,推进康复辅助器具进社区、进家庭。同步健康城乡养老服务。统筹城乡养老资源配置,依托智慧医养,推进城乡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智慧化建设。
 
  积极发展居家康养服务产业。鼓励全科医师、家庭医生、社区养老护理人员依托智慧医养,探索上门巡诊实施路径、开展养老照护、康复保健、紧急救助等居家医养服务,特别保障失能失智、重病、高龄老年人的迫切需求。逐步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对通过长期护理保险失能评估的失能参保人员,按照规定政策享受长期护理保险相关待遇。
 
  深化医养结合产业发展。完善医养结合保障制度、管理机制、服务体系。鼓励医养结合机构提供个性化、专业化、多元化、品质化、智能化健康养老服务。推进贵州智慧医养建设,以医助养,智慧养老。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相协同。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医康养结合机构,培育一批技术成熟、服务规范、信誉良好的中医康养保健集团或连锁机构。
 
  促进智慧医养服务建设发展。建立“贵州智慧医养研究院”,指导贵州智慧医养标准化建设,以大数据赋能、优质医疗助力,使养老服务更加精准、高效、便捷、多元、规范。推动中医药服务与智慧医养相结合。支持智慧养老装备制造产业发展,鼓励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老年监护、康养器材上的应用。着力培养掌握养老照护、康复保健、医疗护理、智慧管理标准化技能的复合型养老服务人才。进一步推进医、护、养、康行业服务互联融合,为广大老年人提供一键式响应、一站式处理、一体化服务。
 
  专栏二  健康养老产业重大工程
 
  1、养老服务制度建设工程:定期发布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建立老年人能力和需求综合评估制度,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健全特殊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制度。
 
  2、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工程:推动养老服务机构、社区及家庭适老化、智慧化升级改造。在全省提质改造一批标准化养老机构,配置康复护理设施设备;改造提升一批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打造一批农村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补建一批养老服务设施,“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逐步完善。
 
  3、医养结合发展工程:加强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签约服务,探索推广嵌入式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到2025年,每个县(市、区)有1所以上具有医养结合功能的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有1所以上面向普通老年人的综合性护理型养老服务机构(养护楼),完成装修配套并投入运营。
 
  4、养老服务云平台建设工程:推动建设全省智慧养老云平台,2021年起,以“金民工程”养老服务模块为基础,实施全省养老服务云平台项目,推进养老机构备案、等级评定、失信惩戒等工作。到2024年,覆盖全省的养老服务云平台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
 
  5、健康养老基地建设工程:紧紧围绕“打造国内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目标,创新和丰富健康养老产业新模式与新业态,制定健康养老基地评定标准。到2025年,全省建成不少于50个健康养老基地。
 
  第三节  深度推进健康运动产业高效发展
 
  围绕“盘活存量资产、拓展增量资源、打造品牌赛事、培育龙头企业、发展体育康养”,积极发展以山地户外运动为特色的健康运动和康养医疗产业,推进“体育+”多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协同联动,促进康体运动普及和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务。力争“十四五”末,体育产业总产值达到600 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达到 270 亿元。
 
  推进山地康体运动产业发展。依托“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旅游形象品牌,重点发展山地骑行、路跑越野、极限运动、洞穴探险、户外攀岩、汽车露营、溯溪漂流、冰雪运动等特色户外运动产业;拓展“体医融合”理念,深度开发运动康复、运动疗养等特色健康运动养生旅游项目;以体旅融合理念为引领,发展健康与体育运动、旅游深度融合的户外运动休闲健身产业,打造一批健身休闲旅游综合服务体,形成各具特色、陆水空协同发展的体育旅游产业格局。
 
  发展民族文化特色康体运动产业。充分挖掘具有精彩表现形式和独特文化内涵的武术、斗牛、赛马、龙舟、独竹漂、射弩、陀螺、毽球、抢花炮等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建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数据库,开展优秀民族民间民俗体育项目进校园、巡回展演、传承人命名等活动;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建设;推进民族民间民俗体育活动与旅游、文化、教育、康养等多业态融合,推进体育公园、体育特色小镇、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汽车房车露营基地建设,推出10条特色体育旅游黄金线路,构建多彩贵州精品体育旅游线路网。
 
  促进康体运动普及和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持续推进“六个身边”工程建设,打造全民覆盖、城乡均衡的康体运动健身网络,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完善“贵州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功能,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智慧化,完善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有序组织举办全民健身系列赛事、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进基层、进农村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技能培训,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推动老、弱、病、残、孕(幼)等特殊人群康复体育和健身运动广泛开展,持续开展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州)、县(市、区)创建活动。
 
  打造康体运动系列品牌。加强与国内外体育组织合作,持续推进“一市一品牌”赛事活动建设,借助新技术实现多种媒体资源互联互通,构建全媒体传播渠道,建立新媒体康体传播平台;继续办好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持续提升环雷公山超100公里越野跑、晴隆“二十四道拐”汽车越野赛、紫云格凸河攀岩联赛等一批体育自主IP赛事的影响力;继续打造“多彩贵州”“全景贵州”“奔跑贵州”“探秘贵州”“翱翔贵州”等品牌赛事。
 
  大力培育康体运动消费市场。依托“一云一网一平台”,培育和壮大康体运动市场主体,建立康体运动产业孵化平台,打造一批富有特色的山地户外体育旅游休闲示范项目,引进一批优质体育组织、集团公司,争取国家体育大数据中心落户贵州,开发科技含量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康体运动产品,积极申报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指导遵义市推进国家体育消费城市试点工作,形成可复制经验带动全省体育消费升级;推动可穿戴式运动设备、智能运动器材等智能终端产品研发和制造。
 
  专栏三 健康运动产业重大工程
 
  1、体育产业数字化升级工程:升级优化贵州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各市(州)子平台,发展线上线下赛事活动。
 
  2、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健康发展工程:建设一批城市绿道、健身步道、骑行道、全民健身中心、社区文体广场等场地设施,加强与大健康、大旅游、养老服务等优质项目相衔接,培育一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充分发挥贞丰三岔河运动休闲特色小镇、都匀·国际足球小镇等省级小镇的示范引导作用,深入开展省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创建培育工作。
 
  3、体医融合发展工程:支持运动康复医院、运动健康促进中心建设,鼓励大型综合医院增设运动康复科室;成立省级运动损伤康复中心;加快康养医疗基地建设,在满足各级运动队需求的同时面向社会提供服务。
 
  4、体养融合发展工程:依托武陵山优良生态资源,积极培育山地休闲、康体养生、温泉疗养、武术修身等体养融合项目;以乌蒙山山体资源为核心,打造一批高品质的冰雪运动基地、温泉养生小镇、户外体验基地等体养融合项目。
 
  5.体旅融合发展工程:积极发展以山地户外运动为特色的旅游产业,重点打造“长征之路”“霞客之路”“阳明之路”“茶马古道”等特色走廊。共同推进体育特色小镇、城镇(景区)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生态体育公园、汽车房车露营地建设。发布“贵州省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支持成立各类体育旅游孵化平台。
 
  第四节  积极推进健康管理业创新发展
 
  以医疗机构健康大数据为基础,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推进健康管理业创新发展,积极发展互联网健康咨询和健康管理服务。到2025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25%,国家级、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分别达20%、35%。
 
  推行疾病预防健康宣教新模式。树立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打造强势宣传阵地和健康研究平台,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内外联动实现关键技术、重大产品研发创新突破,积极创新服务新模式。推进健康教育素质工程覆盖所有教育阶段,鼓励各年龄段在校学生参加以传播健康知识和技能为主题的训练营、研学等课外活动。加强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对二类疫苗预防保健功效的宣讲。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健康促进行动,促进群众开展健康自我管理,积极创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示范社区、省级健康科普基地及省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研究院,形成“以点带面”示范效应,稳步提升全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开展全人群多样化健康管理。树立从注意“治已病”向注意“治未病”转变,以健康大数据为基础,积极探索集健康体检、健康教育、健康风险评估及健康干预为一体的大数据健康教育、健康管理服务平台,构建“村-乡-县-三甲医院”链式健康管理,实现地区三甲医院健康信息互联互通,制定全人群多样化慢性病健康管理方案;加强心理健康管理,鼓励举办各类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注入,发展健康体检、健康咨询、母婴照料、托育等专业健康服务机构;鼓励和支持专业健康体检机构向全面的健康管理机构发展,加快推进健康管理新技术、新项目开发和引进;不断提升多元化健康管理服务理念.
 
  推进“互联网+智慧医疗”发展。大力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互联网五个1行动,持续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向纵深发展,在健康行业深化“五个一”服务行动。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5G、区块链等新兴信息技术,积极发展可穿戴设备、智能健康电子产品和健康医疗移动应用服务;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实现临床诊疗与患者服务的有机衔接;将远程医疗协作与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和跨区域专科联盟等有机融合,有效支撑分级诊疗,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促进健康医疗大数据提质改革,构建国家西部大数据医疗信息运营中心。
 
  支持社会办医发展。支持社会力量在各类专科以及康复、护理、健康管理等领域发展专业化服务,独立设置医学检验、病理诊断、医学影像、消毒供应、血液净化及具有浓郁中医(民族医)特色的各级各类中医(民族医)医疗机构、专科医院;鼓励社会力量以名医、名药、名科、名术为服务核心,提供流程优化、质量上乘的中医(民族医)医疗、养生保健、康复、养老、健康旅游等服务;鼓励投资者建立专科医疗集团,设立有专科优势的大型综合医院;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建立方便快捷的就医流程,营造舒适温馨的就医环境。(卫生健康委、发展改革委、中医药局负责)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发展。树立从依靠卫生健康系统向社会整体联动转变:强化个人全程健康管理理念,积极创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全省分区域、分阶段逐步实现全覆盖;鼓励签约医生根据不同家庭的个性化需求,拓展和深化重大疾病风险预警、一般疾病跟踪随访等服务内容,发展特色高端家庭医生服务;加快实现人人有档案、有家庭医生,有全面服务的一站式家庭健康管理服务模式;鼓励专科医院组建技术指导与支持团队,不断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满意率。
 
  专栏四  健康管理产业重大工程
 
  1、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程:通过对全人群的健康管理、健康监测、运动损伤救护、运动与康复等方面,打造“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大、中小院校及社会职场健康教育特色课程体系,探索“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制定多阶层、多群体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标准;建立完善健康素养监测体系、健康科普专家资源库,关注“一老一小”及妇女等特殊人群,推行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2、“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工程:创新5G+急诊救治、健康管理、智能疾控等场景应用,将5G技术改造提升卫生健康网络基础设施应用于医疗健康、社区管理、农民工健康保障网等体系,推进全科医学、老年医学融合贵州省健康管理中心试点建设;打造“大数据+科普”专业传播平台;提质升级四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健全互联网诊疗收费政策,逐步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诊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建立利益分配机制。
 
  3、慢性病管理示范工程: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针对慢性病早期筛查,慢性病风险预测、预警与综合干预等因素进行定期检测,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种以及高危人群开展慢性病监测和干预的健康管理服务,争创我省2个以上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区。
 
  第五节  快速推进健康旅游业提质发展
 
  加快发展以民族和山地为特色的康养旅游业,打造温泉省、桥梁省、索道省等旅游品牌,推动“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高起点、高水平布局开发和推介一批体验性强、参与度广的中医药、康复疗养、运动健身、休闲养生等健康旅游路线和产品,到2025年,建成30个康养旅游项目,1个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10个省级健康旅游示范基地,1个国家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8个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企业。
 
  深化保健养生功能的健康旅游产品开发。立足贵州民族医疗优势,与健康管理、康复理疗、智慧医疗等新理念、新技术有机融合,深度挖掘贵州省生态环境资源、食药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康养价值,开发森林自然疗法、亚健康调养、职业病康复、特定病种康养等服务项目和实体型高端医疗园区。以中青年的健康养生调理和养老旅游为突破口,开发更多体验性强、参与度高的医养、中医药、养老、药食、体育、教育、温泉等结合健康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拓展针对慢性病调养、养老养生、亚健康调理、职业病康复、儿童孤独症及心理精神障碍等特定病的健康旅游疗养系列产品。
 
  打造各具特色的健康旅游产业品牌。全面提升“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文化和旅游品牌形象,以休闲养生、运动健身、康复保健、健康养老等业态为重点,积极构建大健康全产业链,培育高水平综合健康旅游市场主体,重点建设黔中综合健康养生圈、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引进一批国内外一流健康旅游品牌,重点引进静港医疗、阿斯帕赫、华大基因、清华医疗等顶级技术品牌,MCS养老、Hintsa健康管理、颐养社区、亲和源、安缦等运营品牌,融创医养、保利健康、泰康医养、仁爱医养等品牌性战略投资商,打造贵州省本土民族医药、山地旅游等优势旅游产业品牌,提升我省健康旅游市场竞争力。
 
  全面提升森林(温泉)康养基地专业服务能力。立足贵州各地森林(温泉)康养资源基础、区位条件、知名度优势,依托森林康养基地内森林“五感”体验等多感官活动。因地制宜建设和布局一批功能显著、设施齐备、特色突出、服务优良的森林(温泉)康养基地、森林康养(温泉)小镇和森林(温泉)康养示范县,重点建设包括康复疗养、养生养老、休闲度假等一体森林康养服务项目。打造修身养性、调试机能、延缓衰老为目的的全链条式“康、养、护”服务体系,努力形成“以疾病预防为优势、功能康复为重点、优质服务为特色”的森林(温泉)康养服务体系。构建产品丰富、标准完善、融合发展的森林(温泉)康养管理体系;依托森林(温泉)生态标志产品建设工程,建立标杆融合发展示范点,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优质森林(温泉)康养品牌;着重打造“森林康养 贵州乐享”公共品牌,将贵州建成全国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新高地及国内知名森林康养胜地。
 
  专栏五  健康旅游产业重大工程
 
  1、旅居康养产业集聚区建设工程:大力推进城市康养社区建设,建立集医疗、养生、养情、养花、养心、休闲功能一体化康养小镇。实施乡村生态康养示范工程,打造一批康养民族村寨。重点发展康养旅游、候鸟式养老、保健品开发、健康管理、康复护理、医疗保健、花旅康养等业态,打造一批融健身休闲、医疗养生、旅居养老为一体的康养基地和康养示范区。
 
  2、避暑康养旅游产品培育工程:以康养社区规划建设和民宿建设为重点,规划建设个性化、差异化的避暑项目,培育集度假休闲、游憩观光、文化创意、乡村旅游、乡村民俗、生态农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休闲避暑康养产品。
 
  3、森林康养产品培育工程:以森林康养示范县(区)、森林康养基地为重点,规划建设个性化、差异化的森林康养项目,推进森林生态、森林景观资源、食药资源、文化资源与医学、养生学有机融合,培育集保健养生、康复疗养、健康养老、休闲度假、特色林业、林下经济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森林康养产品;全省提升建设森林康养试点基地70个,森林康养步道300公里,森林康养年服务200万人次以上。
 
  4、温泉康养旅游产品培育工程:加强温泉开发建设和产品转型升级,推进医疗护理、养生保健、康复疗养深度融合,实施100个温泉旅游重点项目工程,打造15个省级温泉旅游度假地,打造一批全国一流的温泉保健疗养品牌,推进“温泉省”建设。
 
  5、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培育工程:推进集中医药科研创新孵化、中医药高品质康养、中医药对外交流为一体的省级中医药服务综合示范区建设。建成国家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1个,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企业8个。
 
  6、健康养老旅游产品培育工程:大力发展旅居养老、休闲度假型候鸟养老旅游等新业态,重点打造一批健康养老知名品牌,建设50个集休闲旅游、度假养生、康体养老于一体的健康养老基地。
 
  7、八大旅游功能区差异化提升工程:构建贵阳(贵安)、安顺“集散地+避暑度假”黔中旅游城市群。重点推进遵义“长征红色文化+名酒文化”、六盘水“避暑康养+冰雪运动”、黔西南“户外运动+度假康养”、安顺黄果树-龙宫“生态观光+度假康养”转型升级。全力推进毕节“山地旅游+度假康养”、铜仁“山地旅游+温泉康养”旅游功能区。到2025年,以市、县为单位,建成15个以上旅游目的地城市。
 
  第六节  加快推进健康食药材业发展
 
  充分发挥食药材资源优势,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力争到2025年,全省食药材种植面积450万亩,建设“定制药园”50万亩,打造一批专业乡镇和专业村,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创响一批区域公共品牌。
 
  提升中药民族药食材研发供给水平。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与开发利用,通过良种联合攻关,选育一批具有良好推广性能的专用品种;围绕天麻、黄精、薏苡等特色品种核心产区,建设一批良种繁育基地,提升优质种子种苗覆盖率,推广生态种植、野生抚育和仿野生栽培技术,加强生产投入品管控,建立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生态化、规模化、标准化”基地,保障“绿色、优质、营养、安全”食药材持续供给。
 
  加快“药食同源”健康产品创新突破。一是加强食疗产品开发与创新,深入挖掘具有区域特色的药膳文化,重点对天麻、黄精、薏苡、灵芝等食用历史悠久的特色食药材保健功效进行研究,开发一批营养均衡、品种丰富、样式新颖美观、功效明确的新型产品;加快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开展现有产品提档升级,满足多元化消费者产品需求,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市场占有率。二是强化拳头产品市场培育,通过“东部企业+贵州资源”“东部市场+贵州产品”“东部总部+贵州基地”“东部研发+贵州制造”等模式开展精准招商,引进一批批战略投资者、大型龙头企业,壮大“药食同源”经营主体队伍,孵化一批成长性较好的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年产值超过亿元的产品。
 
  推进康养医养基地快速发展。充分发挥我省气候、生态、环境、人文等健康休闲养生资源优势,在特色食药材主产区和旅游区实施一批生态农产品种(植)养殖、旅游观光、食疗、中医民族医保健等元素的滋补养生基地建设项目,促进食疗(养)与文化、旅游、教育、体育、商务等深度融合,着力培育“天麻+”“黄精+”“苗医(药)+”等新业态,加快形成一批融合旅游观光、农业体验、中药材养生等元素的休闲观光度假产品。
 
  促进特医食品和功能性食品开发。重点围绕免疫调节、营养素补充等功能类型,加快推进一批“健”字号、“特医配”、“特需”食品的配方研发与注册申报;做精功能性果蔬产品、多肽类功能性食品等生物技术食品的开发;加强功能性食品、化妆品生物功能材料的研发;实施一批药膳、药酒、药茶、保健品等药食两用产品加工项目,加快发展功能性营养健康饮品深加工,规范特医食品和功能性食品市场;引入一批国内外大型企业,培育壮大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高水平特医食品企业或功能性食品企业;加快品牌打造和市场化推介力度。
 
  专栏六  健康食药材产业重大工程
 
  1、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建设贵州中药资源种质库(种子库、基因库、离体库、活体保存圃),加强中药种质资源的基础研究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贵州省中药材区域性良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强化中药材种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
 
  2、中药材集约化种植工程:持续加强中药材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种植和生产,强化道地药材示范基地建设;健全完善涵盖中药材信息编码等溯源要素,推动中药材质量安全和追溯体系的建设。
 
  3、食药产品研发工程:加强食药材产品研发技术创新,重点围绕贵州省特色食药材开发食疗产品、营养品、保健品、特医食品和功能性食品,研发中成药新产品、食疗保健品、食物营养品、医药中间体、美容化妆品。培育壮大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高水平特医食品企业或功能性食品企业。
 
  4、全国重要中药(民族药)生产加工基地:以黔南、黔东南、贵阳为重点,以贵州龙里经济开发区、黔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贵州乌当经济开发区为主要载体,大力推动中药材精深加工,布局发展中药民族药产业,打造中药民族药生产加工基地。
 
  5、打造绿色有机食品类旅游商品品牌:建设一批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及良种繁育基地,扩大三品一标种植规模,加快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大力打造茶叶、刺梨、薏仁、山药、火龙果、花椒、核桃、茶油、晒醋、铁皮石斛、虫茶、蓝莓、食用菌等特色食品品牌。引导和鼓励企业利用天麻、铁皮石斛、金银花、刺梨、薏苡等药食两用药材,打造一批绿色健康有机食品类旅游商品品牌。
 
  第六章  重点支撑要素
 
  第一节  增强科技创新服务能力
 
  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深化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大健康产业的突破与应用;推进生命科学、中西医药、生物工程等多领域技术融合创新;加快围绕大健康产业的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知识产权、创业孵化、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推进围绕大健康产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应用;建设大健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研发数据和公共资源平台,提高全产业链创新能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培育多元科技创新主体。发挥贵州益佰制药、神奇制药,圣济堂等医药龙头企业,贵州医科大学、贵州中医药大学等医学院校,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州省人民医院等具备研发能力的医疗机构及民间祖传药方所有者的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建设医药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民间机构共同参与的产学研合作平台,鼓励和引导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充分发挥科技类社会组织作用,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全面提升创新主体能力。
 
  推动科研成果转移转化。统筹利用国家、省、市相关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加快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实现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商品化和产业化;聚焦科研成果转移转化难点问题,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机制,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化服务;支持知识产权与科技成果交易中心建设,建立健全技术转移组织体系;构建创新创业孵化生态系统,推进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向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完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
 
  第二节  提升教育培训服务能力
 
  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依托高等院校、三级医疗机构特色和优势,支持医学、运动、康复、健康信息化、健康管理、旅游营销、农产品种养殖等专业人才培养,重点扩大全科医生、老年医学、康复治疗、中医养生等紧缺人才培养及招引规模;加大学校、医疗机构及支持大健康企业科技投入,推动全省“大健康+产学研用”融合发展;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大健康产业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或增设健康产业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支持校企合作建设培育大健康产业实用技术技能人才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培训机构、创业孵化中心;支持教育培训机构开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业务培训。
 
  畅通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健全大健康产业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鉴定)机制;实现大健康产业各领域的医、技、护、管都有专业岗位和技术职称;创新用才机制,搭建“广、宽、精、通”的各类人才成长立体通道;创新育才方式,完善贯穿人才整个职业生涯的终身培训体系,完善人才成长再学习,再培训和再教育工作机制;创新成才文化,营造人才健康成长的良好生态环境和文化氛围。
 
  持续促进就业创业发展。全方位多角度地积极开发养老护理、公共营养、母婴护理、保健按摩、康复治疗、健康管理、健身指导、托育服务等多种就业岗位;充分利用网络、校园招聘会、专场招聘会等载体宣传就业创业政策、发放就业创业资料;大力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大健康产业生态圈中的小微企业,符合条件的,可申请创业担保贷款。
 
  第三节  创新金融保险服务能力
 
  建立融资服务体系。做好项目储备,全力争取中央及地方的资金支持。设立健康产业引导基金,并利用市场机制推动金融机构和产业资本共同设立健康产业投资基金;推进与国内外大健康领域知名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合作,共同发起组建股权投资基金。完善健康产业各领域融资协调机制,拓宽企业贷款种类和范围;积极开展政银企合作,创新符合健康产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金融机构针对大健康企业开发对口的金融产品。
 
  加快发展健康保险。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开发覆盖特需医疗、前沿医疗技术、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应用以及疾病风险评估、疾病预防、运动健身等干预性服务的医疗险产品;积极开发与健康管理、养老等服务相关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鼓励发展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的商业健康保险;依托‘一云一网一平台’,完成高水平公立医院及其特需医疗部分与健康保险公司的对接平台,实现医、险定点合作共赢。
 
  深化招商引资模式。以建链、强链、补链、延链为导向,强化产业链招商;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推动国际国内重点大健康相关企业总部、分支机构、研发中心落地贵州;探索建立大健康产业招商推介会、联合会等平台,通过项目建设、产业链条合作、参股合资、品牌管理、平台运营等方式,推动贵州地区大健康产业协同创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错位发展。
 
  第四节  提高市场开拓服务能力
 
  融入国家战略。抢抓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健康中国三大国家战略叠加机遇,引导支持大健康产业企业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行动等国家战略。广泛开展与韩国、日本、欧洲等合作空间,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开展跨国生产与经营。争取到2025年,全省参与国际合作的大健康产业企业超过100家。
 
  引进龙头企业。聚焦大健康产业重点领域和重要环节,发挥贵州中医药及生态环境优势,围绕500 强、央企、民企、独角兽、制造业单项冠军、高新技术等优强企业,梳理拟招商企业清单,加强与大健康产业专业委员会等大健康社会组织的联系,开展龙头企业精准招商行动,引进更多投资主体。到2025年,全省引进大健康产业龙头企业100家以上,将贵州打造成全国知名的大健康产业发展高地。
 
  培育市场主体。深入实施贵州省“个转企”“企转规”“规转股”“股转上”的市场主体培育“四转”工程,千方百计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探索建立大企业和高成长型中小企业培育机制,实行梯度扶持、梯度培育,着力培育一批成长性强、发展前景好、辐射带动力大的本地领军、单项冠军、种子、独角兽企业。争取到2025年,省级重点培育营业收入100亿元以上企业10个,各市(州)累计重点培育营业收入10-50亿元企业30个,全省规上大健康企业超过2000家。
 
  第七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党对健康有关产业发展工作的领导,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和调整有关议事协调机构建立有关工作机制的通知》(黔委厅字〔2022〕35号)要求,市州政府和省直有关工作部门要主动履职、通力协作,研究制定与大健康有关的重大战略和政策,聚焦健康产业跨区域、跨领域和跨部门重大问题,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有效落实。省直有关部门及各市县要把推动健康产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认真对照本规划制定的目标任务,加强联动、通力协作,细化任务清单,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加强与新国发2号文件、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全省“十四五”规划纲要及省级各项专项规划等有效衔接,确保目标同向、实施同步和工作同力。
 
  第二节  突出政策引导
 
  研究制定支持有关健康产业发展的政策,纳入省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构建项目环评、落地、建设等高效推进机制,对健康产业优质(重点)项目在市场准入、经营许可、人才引进、资金支持、用地保障、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和倾斜。鼓励在技术、业态、模式和体制创新等领域先试先行,探索及总结典型经验做法,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制度成果,开展理论研究、规划引领、制定标准、研发、推广及评估产业技术。
 
  第三节  加大对外宣传
 
  拓宽宣传阵地,丰富宣传方式,提高宣传的针对性、时效性;利用开设健康专栏、举办健康讲座等方式,普及和传播健康知识,倡导正确的健康消费观念;严格规范药品、保健食品、医疗机构等宣传报道行为,打击虚假宣传和不实报道,营造良好的健康消费环境。搭建行业交流平台和会议推动平台,积极申办国家级、省级大健康产业发展大会、发展峰会、博览会等,参加国内外重要的大健康产业交易会,提高行业影响力。
 
  第四节  健全统计监测
 
  积极推进健康产业各领域部门统计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部门间信息交换共享机制,逐步形成多部门、多领域协同推进的健康产业分类部门统计调查体系;优化完善健康产业部门统计联网直报系统,加强调查员业务培训;加快健康产业部门信息数据库建设,及时、全面、准确地做好数据发布;强化产业部门统计监测分析,编制产业发展年鉴,完善预测预判机制,加大对重大问题的深入研究,及时分析和掌握健康产业发展动态。
 
  第五节  加强监管督导
 
  加强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引导企业、相关从业人员增强诚信意识和开展诚信服务;完善信用公开机制,依托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完善失信约束制度,依法依规实施失信约束措施;完善监督管理机制,支持健康产业商会、协会、学会、联盟等行业组织发挥协调、服务和监督作用,适时定期开展规划督导和评估,动态调整规划指标、目标及重点任务。

热门评论

马上评论

上一篇:中药配方颗粒,将被纳入网售禁止清单!

下一篇:中医药又迎利好政策,人才队伍规模将持续扩大

相关产品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制药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查看全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