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网 市场分析】近期以来,一份关于涉及国内外500多家企业900多款药物不再报销的名单引起业内的关注和热议。
从名单可以看到,很多药为各省近年来消化的医保目录增补品种,涉及化药、中成药等,其中不乏抗生素药物头孢氨苄缓释片、抗菌药注射用甲磺酸帕珠沙星等大家比较熟悉的品种。
据了解,2019年以后,国家医保局“医保目录地方增补品种清零”政策正式落地,各省需按照40%、40%、20%的比例,在3年内分三批把省内医保报销产品中自行增补的药品剔除掉。
目前来看,各地清退地方增补品种的进步不一,不过都在加速推进。按照时间安排,今年12月底前应完成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的工作。截至目前,河南、河北、广东、天津等十余个省份已完成了清退工作,部分省份也已明确在年底前完成全国医保目录的统一工作。
对于退出医保的品种而言,如何继续生存是一大挑战。从各地清退地方增补品种名单来看,中成药和滋补类产品不为少数。例如,5月24日,广西药械集中采购网发布通知显示,71个药品撤网,其中有超过一半为中成药,包括川贝枇杷糖浆、小儿止咳糖浆等;7月12日,北京医保局发布《本市第三批调出非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药品品种》通知,141种药品将退出该市医保目录,其中包含了71种中成药,涉及同仁堂的安神健脑液等多款独 家产品。
从国家层面对中药的扶持力度来看,目前已提升至一个新高度,系列利好政策频出,鼓励中药创新、中西医结合,支持中医药向现代化、产业化发展等。例如,《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发布,优化了具有人用经验的中药新药审评审批;2022年1月,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网站发布《基于“三结合”注册审评证据体系下的沟通交流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针对在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临床试验相结合的中药注册审评证据体系下研发的中药新药,有利于临床试验更加科学进行;2022年工信部等九委发布《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明确加大对中医药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等。这些政策将助力加快中药创新药上市,利好行业长远发展。
但随着质量要求的提高,中成药的有效成分含量不足、不良反应、禁忌尚不明确也质疑不断,需要时间来证明。同时,中药行业也面临强监管,例如近些年国家药监局针对中成药品种修改处方说明书的消息不断,也有不少大品种纳入重点监控目录,销售下滑明显。
业内认为,中成药曾凭增补进入地方医保目录获得放量,而今随着一些品种退出医保名单,预计下半年大批中成药企业可能将面临转型,例如可以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崛起的新技术,提高效率和质量。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