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网 行业动态】不久前,跨国药企诺华因合并制药和肿瘤学业务,可能会裁撤数千个职位的消息引起了业内的关注。
回看这些年,药企裁员已经屡见不鲜,医药代表更是各家裁员的重点对象。
2021年外资药企中,大批公司都有涉及裁员,其中一家叫做阿卡迪亚医疗保健的裁员近2万人,晖致、默沙东、GSK等公司2021年裁员人数均超5000人。
本土药企也同样减员消息不断,比如“医药一哥”恒瑞在2021年年报中提到,2021年公司员工减少了4412人,其中超3900为销售人员。另外,康缘药业、东阳光、上海医药等,2021年裁员的数量均超1000人。
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2021年442家医药上市公司中,共有116家药企进行不同程度的裁员,裁员总数逼近4万人,且至少一半企业裁员超100人。
进入2022年,国内外药企裁员依旧在继续。跨国药企方面,例如,4月7日,艾伯维宣布从5月起,将从位于旧金山的Stemcentrx部门裁掉178个工作岗位;4月5日,赛诺菲发布关于纽约工人调整和再培训通知(WARN)通知,由于该州的一家工厂关闭,25名工人将“下岗”;3月31日,新西兰制药公司宣布裁减90%的美国员工;3月底,默克发布通知,其正在马萨诸塞州剑桥市解雇一批Acceleron员工,将影响143名员工,裁员时间为5月31日至11月18日;3月底,阿斯利康发布裁员的邮件,因为合并新成立了呼吸、消化及自体免疫事业部,人员也将随之调整;3月9日,吉利德科学宣布将解雇前免疫医学总部的114名员工。
另外,本土药企2022年裁员动作也频频,比如,复星医药因疫苗未上市爆出大批员工或被裁;艾森因产品上不了问题解散了销售团队。
从整个医药大环境来看,随着集采常态化、成本上涨,药企承压明显,需要及时调整思路、精简业务规模、加快转型,与之伴随的人员架构调整已经成为了常态。在此背景下,医药代表的生存空间也变得越来越小。
有业内人士指出,未来的医药代表的数量将会从300万减小到50万。而随着国家集采和代表备案制的严格执行,以及行业反腐的不断加大,医药代表生存会更加困难。
那么,医药代表还能做吗?
多位行业人士分析认为,代表们改变现状的方法就是两种,一是变得更加专业,需要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强化自身;二是转型。比如医药健康大产业链内的转型转行,包括围绕医院内的药械、防护、消杀用品、信息化建设、设备引进、升级换代等展开,切入一些业务,如目前医院可加成且不占药占比的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处方药的院外DTP、OTC的学术化;医疗机构的互联网医院系统开发、合作引流信息提供服务等。
上述人士建议,医药代表未来的路并不容易走,但也不是不能走,总的来看,只有吃透政策,找准自己在医药产业链中的位置,并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才能更好地顺势而为,精准切入,借助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找到新机会。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