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机器人”让制造业如虎添翼,在制药领域也将大有可为

来源:制药网
2021/4/19 15:55:2248562
  【制药网 市场分析】近日,据报道显示,受消费环境持续改善、居民收入增加、扩内需政策效应释放等因素影响,一季度中国工业生产继续保持了比较明显的增长态势。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5%,环比增长2.01%。其中,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1%;环比增长0.60%。
 
制药设备(图片来源:制药网)
 
  一季度国内工业生产增长明显,其中制造业也是其重要增量点。据了解,一季度以来,高技术、新兴制造业都延续了强势增长,同比分别增长39.9%、31.2%。值得一提的是,在制造业中,中国机器人领域发展十分亮眼。除了已经覆盖了130个工业大类,从以汽车、电子应用已快速拓展至建材、电力、医药、农业、建筑以及医疗康复养、公共服务、智能家居等诸多领域外;营收也出现大幅上涨。有数据显示,在2020年中国机器人的营收已初次突破1000亿。
 
  业内分析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或是去年以来的疫情明显加速了国内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因疫情需要,制造企业为省时省力纷纷加速了机器换人的进程;另一方面,疫情后多个行业需求也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如汽车、电子行业这两个当前工业机器人应用较为成熟的领域。
 
  回顾2020年,其实机器人在制药行业也已频频登场。例如在检测、灌装、分拣、无菌转运、医药物流仓储等工序上其都有所应用,且工作效率更高,精度更准,能更有效的保障药品的生产,减少人工成本,降低劳动力强度。目前,从工业机器人在制药领域的应用现状来看,在制药行业应用比较多的工业机器人,主要包括智能检测机器人、药品全自动分拣与装盒生产线、机器人自动灭菌物流系统、无菌生产智能机器人、机器人装箱码垛生产线、AGV等,这些机器人在制药生产过程中各自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智能检测机器人为例,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制药车间的工作人员基本上是依靠人工对药品进行灯检。肉眼的检测方式不仅工作强度大,而且容易出错,给药品质量安全带来隐患;而在灌装生产线上配套智能检测机器人,不仅可以快速出检测瓶装药液中的玻屑、毛发、纤维等异物,还能够检测瓶体本身的破损情况以及瓶口的封装质量等,并能够实现自动分拣次品。因此,与传统的人工灯检相比,智能检测机器人在制药行业的应用不仅能大大提高检测能力水平,更能进一步保障药品安全。
 
  实际上,近年来,除了药企正在不断加快升级生产线的智能化以及更换智能化设备外,一些药机企业也正集中火力推进“机器人代替人工”生产模式,并研发出更多智能化产品。据悉,众多药机企业就正在利用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自动化物流系统等技术,不断打破传统工艺流程。
 
  如某药机企业研发的无菌机器人,就已可以自动完成预充式注射器拆包及物料转移,将撕膜、去内纸、灌装、加塞等集成一体。如此不仅能使药品污染的概率大幅降低,更让药品生产全周期都做到了数据化,并可以全程追溯。
 
  总的来说,近年来随着制药工业的快速发展,上游制药装备企业对设备生产的方式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少人化和无人化生产、双智能生产模式等已逐渐成为行业的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业内预计,未来随着更多全自动、智能化的工业机器人在药品生产中得到应用,将有利于药企加快实现制药工业智能化生产,助力制药产业朝着“智造”方向加速转型升级,更好的为药品安全保驾护航。

热门评论

马上评论

上一篇:未来药企缺乏创新药品,就将失去竞争力

下一篇:2022年抗抑郁药或超184亿,国内药企研发热情高涨

相关产品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制药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查看全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