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近千亿精神疾病市场,国内药企有望凭借价格优势“分羹”

来源:制药网
2020/9/1 14:38:3941914
  【制药网 市场分析】目前,精神健康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被重视的健康问题。据悉,有近10亿人受到不同程度的精神健康问题影响,但只有少数人能享受高质量的咨询和治疗。
 
  另外就认知度相对较高的抑郁症来说,据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的数据显示,有超过3.5亿抑郁症患者,近十年来患者增速约18%。据2019年发表在《柳叶刀精神病学》的文章数据“中国抑郁症的终身患病率为6.9%”,可估算目前我国有超过9500万的抑郁症患者,并且数量还在增长。
 
  专家指出,当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于精神疾病的研究及治疗手段都十分有限,而药物可以暂时缓解精神疾病所带来的诸如睡眠障碍、敏感多疑等一系列表征。从医药市场规模来看,精神神经类药物市场仅次于心脑血管类药物,已经成为第二大用药领域。
 
  国内抗抑郁药市场前景可观
 
  正吸引药企加速布局
 
  米内网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城市公立医疗机构市场中的精神神经系统药物销售总额达774亿。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以及社会对抑郁症的认识和就诊观念的改变,业界认为国内抗抑郁药物需求有望增长,市场发展空间很大。
 
  瞄准可观的市场,国内药企正加速朝着精神神经领域布局。据悉,近年来,已有正大天晴、海正药业、豪森药业和扬子江等药企纷纷申报精神分裂症仿制药上市。
 
  今年以来,也有多家药企传出药品申报新的进展情况。例如,京新药业日前宣布该公司拟用于治疗成人精神分裂症的创新药JX11502MA胶囊获批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此前,扬子江药业也宣布南京海陵药业旗下治疗成人精神分裂症的仿制药盐酸鲁拉西酮片上市申请获受理。
 
  数据统计,截止8月11日,国内神经系统化药已有1个1类新药和41个仿制药的上市申请在审评审批中。其中,除了专注精神、麻醉类药物的人福医药、恩华药业企业以外,海正药业、正大天晴、豪森药业等原本不涉及这一领域的药企也开始布局。
 
  国产企业主要以仿制药为主
 
  有望凭借价格优势打开市场
 
  那么,目前国内神经系统化药市场格局如何呢?从2019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神经系统化药靠前的10家的厂家销售格局来看,大部分为国产企业为主,占了八成,另外两家由灵北和拜耳两家外资占有。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八成国产企业中,主要以仿制药为主。在价格方面,这些过评药品价格会优于进口药,随着国采和地方集采以及医保等政策的推进,预计价格偏低、疗效明确的药品在国内或拥有更大的市场。
 
  目前,第三批国采拟中选结果已经公布,太极集团控股子公司西南药业已过评的“溴酸西酞普兰片”拟中选本次集采。资料显示,氢溴酸西酞普兰片的适应症为治疗抑郁症,为2019年版医保目录中的乙类药品。太极集团表示,公司氢溴酸西酞普兰片2019年销售收入297万元,占公司当年销售收入的0.03%。本次药品集采如确认中标,在采购周期中,医疗机构将优先使用并确保完成约定采购量。
 
  科伦药业在中报中披露,目前公司共有包括枸橼酸托法替布片、氢溴酸西酞普兰片/胶囊、盐酸达泊西汀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在内的10个产品、12个规格进入一至三批国采。其中,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百洛特)凭借带量采购第二轮扩围的政策优势和直营团队的学术化推广模式逆势而上,上半年销售数量同比增长6.21%。
 
  还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大健康产业的加速发展,中药抗抑郁药物或有望成为医保新宠。例如,致力于打造抗焦虑中药品牌的北陆药业,该公司获批用于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纯中药制剂产品在2019年实现了高速增长,销售收入达到6800万,同比增长了59.96%。目前,该产品在已经中标的20多个省份中,山西、北京可医保报销。从收入来看,山西和北京基本占比总收入的一半,医保的放量作用明显。
 
  结语
 
  整体来看,国内精神类药物市场前景可观,但市场竞争也尤为激烈,加上该类药品面临严格的管控政策,中小企业或很难获得机会,而巨头有望凭借其技术、资本优势“分羹”。在未来政策导向和用药需求的影响下,国内精神类药物的类型或更加丰富,药企也将通过扩大药物适应症和疗效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业内认为,短期内,精神类药物仍会以仿制药为主,满足国内用药增长的需求;而长期来看,会有改良型新药出现,药物剂型会向长效制剂发展,减少用药次数的同时提升用药效果。

热门评论

马上评论

上一篇:把脉原料药行业趋势:提升绿色制造水平,推进生产智能化

下一篇:集采常态化下零售药店进退两难,该如何破局?

相关产品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制药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查看全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