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网 市场分析】长期以来,我国医用高值耗材具有价格昂贵的特点,患者使用到身上的价格与实际出厂价相差巨大。近日,国家卫建委发布一批国家高值医用耗材重点治理清单,管支架、髋关节假体、椎体成形等18种高值耗材被纳入重点治理。
笔者了解到,这18种耗材均为目前临床使用量大、价格高的品种。业内认为,这些品种已经提前进入江苏和安徽高耗集采试点中,或有望成为全国范围内开展高耗集采的重点品种。当前,随着医保控费、高值耗材集采政策的推进,预计2020年医保局高值耗材整顿治理工作将加快推进,行业集中度将不断提高,同时部分企业将迎来战略机遇。
高值耗材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1月10日,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做好集中采购药品和医用耗材的落地。这也意味着,耗材带量采购落地也是今年医疗保障的重点任务。
实际上,安徽、江苏两地早有对部分耗材开展带量采购。其中安徽模主要针对骨科植入(脊柱)类和眼科(人工晶体)类耗材进行带量采购,江苏继对部分高值医用耗材进行联盟带量采购谈判后,2019年9月29日,又开展第二次组团带量联盟采购,谈判聚焦眼科人工晶体类、血管介入球囊类、骨科人工髋关节类3大类300多个品种。
2019年年底,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医疗保障局也联合签订了《京津冀药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合作框架协议》,目的是希望通过三地联盟进行药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的方式降低耗材价格。
总的来看,高值耗材降价已成大势所趋。从安徽的谈判结果来看,骨科脊柱类材料国产品类平均降价55.9%,进口品类平均降价40.5%,总体平均降价53.4%,单个组件降幅高的达95%;人工晶体国产品类平均降价18.1%,进口品类平均降价20.9%,总体平均降价20.5%;江苏第二轮谈判结果显示,眼科人工晶体类平均降幅26.89%,高的降幅达38%;血管介入球囊类平均降幅74.37%,降幅大的达81.05%;骨科人工髋关节类平均降幅47.20%,降幅大的达76.7%,预计全年可节约资金4亿多元,大幅降低看病负担。
业内认为,随着国家医改政策的推进,高值耗材行业除了需要应对降价趋势以外,还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未来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有利于国产品牌市场占有率的提升。
部分企业将迎战略机遇
从长远来看,随着高耗集采逐渐在全国推开,行业集中度将不断提高,具备创新能力、研发实力、产品线丰富的企业有望迎来战略机遇。
国盛证券认为,未来高值耗材集采的推开,将有助于产品线丰富,创新能力强的国内企业(如乐普医疗、微创医疗、大博医疗等)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头部优势明显,值得继续关注。
上海证券认为,部分国产化率低的细分领域有望加速进口替代,产品组合丰富或在细分领域具有较强研发创新能力的医疗器械企业,可能受益于本轮改革带来的行业集中度水平提升等政策红利,占据更多的存量市场份额。
华泰证券认为,高耗通常经销折扣率低,流通环节利润厚,即使终端大幅降价也对出厂价影响有限;根据江苏集采经验来看,高耗集采入围标准是上一年度实际销量排名靠前者入围,因此集采会淘汰众多中小品牌,集中度提高;中标的国产因为性价比高,符合医保控费精神,往往会在集采中实现放量,抢占市场。因此,推荐冠脉支架乐普医疗,建议关注骨科凯利泰、爱康医疗、春立医疗和威高股份。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