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网 行业动态】2019年,中国医药行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一系列有关医药产业深入变革的大政策接连出台,而这些政策对新到来的2020年,又会产生哪些影响呢?下面,笔者就结合2019业内诸多大事件,对2020年中国医药产业做出五大预判。
预判一:带量采购扩围倒逼医药产业大洗牌
2019年12月29日,国家发布《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共计33个品种进入新一轮的全国集中带量采购。事实上,自去年11月14日,国家通过《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方案》,明确了国家组织、联盟采购、平台操作的总体思路,正式执行“4+7”带量采购,到近期的“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每次都在行业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未来,面对严峻挑战,医药行业的整合和大浪淘沙将拉开序幕,药品企业间将会有大规模的兼并重组,实力弱的企业将会被自然淘汰。为了提升竞争力,企业将加大品种储备形成产品梯队与多元化的产品管线,进行药品研发、生产、流通领域的分工合作,形成专门的药品研发、生产、流通企业,从而完成药品企业的转型升级,医药行业集中度将大幅度提升。
此外,我国医药行业也将会从以量求生存逐渐向以质求发展转变,企业会更加专注于如何提高药品的质量。可以预见,未来我国药品的质量水平将会得到大幅提升。
预判二:行业大洗牌,头部创新药企或将集结
近年来,受政策、人才和资本要素的推动,未来创新药的标准将会被不断提高,随着创新药将从“中国新”逐步变为“新”,外资品种的加速引入,国内简单“me-too”甚至“me-worse”的药品将面临严重冲击。创新药的玩家将经历一轮“洗牌”:一方面会出现头部的BioPharma,目前大多数中国药企是在做Fast Follow,未来更多能做First Class的创新型企业将会涌现,加上国内药企重金投入研发,与水平差距也会逐渐缩小;另一方面,对于普遍的药企来说,不能积极地顺应游戏规则的变化,结局就只能退出市场。
未来,两类企业或将会成为“头部玩家”,获得资本市场的追捧。一类是以恒瑞医药、复星医药、石药集团等为代表的中国规模型创新药企的发展机遇;另一类是以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君实生物等为代表的具备特色品种的生物技术类公司。此外,在我国本土创新药将踏上“创新+化”征程的大背景下,研发、商业化、人才与业务布局、战略合作,以及资本的化也将是未来创新药企化战略的几大关键要素。
预判三:DRGs深度影响未来格局
自2018年12月10日,国家发布《关于申报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国家试点的通知》以来,关于DRGs的进程就紧锣密鼓的开始展开。从30个试点城市的确定,到2019年10月16日,正式发布《关于印发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国家试点技术规范和分组方案的通知》,一直都在引起业内的实时关注。
因为一直以来,很多国内药企关注的都是产品在医院销售的具体数据。而DRG付费改革后,将从基础搭建的层面,改变医疗行为,降低不合理用药比例,促进药企提升产品价值,以达到医保费用可持续的目标。
医院必须要更多的考虑收益,而不仅仅是收入,因为药品销售并不一定对医院有利,甚至已经成为了医院的负担。未来医院将会更科学合理地选择药物,必然会让药企对医院的生意更难做,不转型不提前布局,可能会带来断崖的巨大风险!
预判四:互联网巨头们鏖战医药流通领域
有业内人士曾经表示,只有将医药电商纳入到互联网医疗体系中,医药电商才可能快速发展,只有“互联网+医疗+医药”,行业才能形成安全有效的电商闭环。
而事实上,自2015年以来,医药领域就开始刮起电商旋风,众多医药O2O平台如药给力、药快好、快方送药、叮当送药等如雨后春笋般冒头,同时医药O2O也被资本市场看好,不少的平台相继获得市场融资。各式医药电商纷纷登场,正在改变医药流通生态。如在2016年,京东到家与众包物流平台“达达”合并后,就已经开始了医药配送的布局;在2018年10月底,阿里健康联手饿了么、蜂鸟开始推24小时送药服务。
未来,巨头与具有医药背景的垂直电商的加入,必将使医药O2O这个领域变得异常热闹,企业间竞争程度亦可想而知。而如何解决送药服务的“低频次”、“高成本”等问题也将成为生存的关键。
预判五:药企改变传统经营方式,研发、营销两头大
过去,由于药品研发资金投入大,研发周期较长,期间失败风险大,研发过程艰辛,相关人才、技术积累不够,新药上市审批慢,国外新药进口流程慢等原因,导致国内很多药企不愿意积极去做药品研发,并形成了典型的“重营销、轻研发”的人才结构。
但随着一系列支持医药创新的政策出现,医药渠道缩窄开始成为大趋势,尤其是带量采购中丢标的企业、国谈失败的企业纷纷开始裁撤营销队伍,都让本土企业还有跨国药企,不断加强研发队伍的建设,以及对于关键研发人物的招募力度。未来,随着一批新药的陆续上市,如何商业化落地将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而具备商业化背景的职业经理人或将炙手可热。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