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网 行业动态】 近日,“Bone打听-骨科大数据”以企业自有品牌的骨科工商业总营收数据为主要依据,统计去年骨科械企的营收情况,公布了1~100的企业名单。其中,有12家中国企业入围。
从榜单来看,总体以460多亿美元的规模占据了全行业90%的市场份额,其余近千家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分享剩余的10%。其中以强生为代表的传统五巨头,以近300亿美元的总营收占据了全行业512亿美元58%的市场份额。
除此之外可以注意到的是,入围的12家中国企业里纳通集团、上海微创骨科、威高骨科、大博医疗、凯利泰骨科、爱康医疗6家企业已经进入榜单前50,这也体现出中国骨科械企正以综合性产品线全线发展为主,处于高速成长期。
骨科医械市场将有巨大发展空间
其实中国骨科医疗器械发展时间不长,时间只有20年左右,90年代的骨科医械市场基本属于买方市场,骨科医生很多都在找厂家,求厂家做一些适合的产品,90年代开始逐渐有外资进入,才同时诞生了一批本土民族企业。
此次多家中国企业入围榜单,笔者认为这都得益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社会老龄化进程加速和医疗需求不断上涨。致使我国骨科植入类医用耗材市场规模逐年增长。在总体环境上,医用高值耗材的行业地位逐渐提升,进口替代成为主要趋势。
相关数据显示,未来骨科植入产业增速将保持在20%左右,预计到2023年将达747.96亿美元,这显示出我国在该领域拥有庞大的发展潜力。
智能化和微创,是未来发展方向
我国对骨科医疗器械行业政策一直呈现鼓励支持态度,并在原材料、技术、市场需求等方面对骨科医疗器械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曾明确认定髋/膝/肩等人工关节假体、骨诱导人工骨、人工骨/金属骨固定材料、人工椎间盘等骨植入材料为战略新兴产业重点产品。
在多种因素的推动下,我国骨科医疗器械市场容量正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有专家表示,中国或在未来成为医疗器械制造中心,市场规模预估将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
当然,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竞争也将愈发激烈。2015~2017年,我国骨科医疗器械基本保持供需平衡的态势。但在供给方面,跨国企业供给能力要远强于国内企业,国内市场主要被跨国企业占据,国内企业供给能力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在进出口贸易方面,尤其是在高值骨科医疗器械方面,国内企业普遍生产能力不足,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主要依靠进口。2015~2017年,我国主要从欧洲、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进口骨科医疗器械,进口额由95.5亿元增加到126.3亿元。
目前我国企业生产的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因此主要出口中低端骨科医疗器械,以价格竞争优势拓展市场,出口地主要是东南亚、南美、非洲等国家和地区。随着未来市场的不断扩大,面对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如何想办法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仍是当务之急。
据悉,五大巨头近年共同的特点是都在大力发展骨科机器人业务。中国骨科医疗器械行业要想提升自己、提高竞争力,想必也得沿着智能化和微创化的行业未来趋势发展,加速促进自身器械服务产业快速改革创新,制造新的增长点。才能持续推动行业发展,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
热门评论